患者 昏迷两月后苏醒
一位来自新疆的17岁患者,被父母带到我科寻求帮助。他因一氧化碳中毒(COP)已经昏迷将近两个月了,神志不清,四肢肌张力高,肢体呈现挛缩屈曲状态,进食靠鼻饲。此前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缺氧性脑病。经治疗虽然保住了性命,但一直未能醒来。
患者消瘦非常明显,并伴有上肢和臀部骨化性肌炎。头颅CT和MRI显示,双侧放射冠、右侧额叶皮层下广泛脱髓鞘病变,双侧基底节区及脑干损伤。另一次MRI显示,双侧大脑白质、灰质均有不同程度的坏死灶。常见COP患者脑部出现缺血缺氧和脱髓鞘改变,一般经过合理治疗后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可是该昏迷患者影像学改变如此之重,在我科此前从未遇到过。
除积极行高压氧外,我们还给予患者有效的抗炎化痰治疗和充分的营养支持,同时应用物理方法和药物降低肌张力,防治并发症等。患者渡过了严重呼吸道感染、双肾结石并泌尿道感染、症状性癫痫等一个个难关……半年过去了,患者逐渐可以吃饭、会笑了……13个月后,患者神志清楚,可以在家人的搀扶下站起来,能叫爸爸、妈妈了。
高压氧 治疗COP的重要手段
高压氧是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的重要手段。国内7个随机对照研究,比较了高压氧组与常压氧组治疗急性中、重度COP,在患者苏醒时间、痊愈率、好转率和迟发脑病发病率方面的差别。结果显示,高压氧组疗效显著好于常压氧疗组。
有些学者担心氧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研究证实,在治疗压力下,治疗过程中氧自由基增加,自由基清除剂也同时增加,拮抗自由基对组织的损伤。目前认为,高压氧治疗过程中产生的氧自由基对组织损伤可以不计。
我科治疗多名COP昏迷2~3个月的患者,使他们均恢复了正常。一名COP患者当年30岁,最长昏迷时间是110天,现在已经可以正常工作。应该提及的是,长期不间断的高压氧治疗使患者基础代谢增加,热量消耗大。因此我科尝试高压氧治疗15天作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之间休息10~15天,疗效满意。
热量 保证供给避免自噬
早期综合治疗对COP预后有很大影响。昏迷是脑组织严重损伤的表现,同时伴有主要脏器损伤,并且处于应激状态。生命体征不稳定,临床医生除了观察脑水肿并给予合理脱水外,同时要计算液体出入量,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特别要计算热量。应激状态下蛋白质生理代谢平衡受到破坏,机体通过分解自身代谢获取能量,称为自噬代谢。如果忽视应给予的热量会造成负氮平衡,并在短时间内出现低蛋白血症。
影像 检查结果不能断定转归
一氧化碳中毒影像学改变不能判断患者转归。轻、中度COP患者头颅CT可有或无异常改变。重度患者60~80%有脑水肿表现。值得注意的是,影像学结果只反映病情的一方面,不能反映全部。按照一般规律,此患者脑影像学变化如此严重,应该没有好转的可能,但经综合治疗绝处逢生,因此不能在早期以影像学检查结果简单判断COP患者病情转归。
早期 预防中毒迟发脑病
治疗早期应防止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其特点是痴呆和肌张力增高、震颤等锥体外系统病变。以往常见于50岁以上有基础病的老年人,现在小于40岁的患者也常发生。昏迷清醒以后遭受精神刺激也是迟发脑病发生的重要因素。特别要注意的是,在COP治疗过程中,高压氧治疗不是唯一的治疗手段。我科的临床研究显示,在高压氧治疗中应用抗血小板聚集剂可以降低迟发脑病的发生率。
康复治疗是恢复生活和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治疗全程不能忽视肢体摆放并进行康复训练。患者由于持续肌张力高,往往伴有肢体痉挛性损伤和骨化性肌炎。早期康复治疗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