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当采用多元模式传承和创新发展我国优秀的传统科学,包括中医药学。中西医结合是其中重要的途径之一。我想借首届北京中西医结合国际研讨会的机会,谈谈55年来我国中西医结合的进展和问题。
中西医结合是我国一贯坚持的卫生工作方针之一,它是根据我国现实存在中西医两种医学的国情而提出的。该方针强调中西医要加强团结合作,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为继承发展中医药学,创新医疗模式,丰富现代医学和生命科学,为保障人民健康作出贡献。这也是自然科学史上学科交叉、学术进步的客观性和必然性的又一种体现。
医学的目的是要为公众的健康服务,并要为社会需求和繁荣作贡献。我们绝不能回避生命伦理学这一普遍性准则来讨论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的重大使命乃是有效地防治疾病和提高人们的生命质量,中西医结合也不可能例外。
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现代医学知识和方法,继承和发展中医药精粹,提高诊治效果,是中西医结合重要的发展方向。医学的进步模式基本上应当是临床-基础-临床,经验-理论-经验,医学从起点到终点都应是为了病人,我们与健康同行。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于1981年,现有会员6.7万多名,有47个专业分会。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文版创刊于1981年,英文版创刊于1995年,均为Medline 所收录,后者已成为SCI-E源期刊。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成立于2007年,为维权自律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我们亲身见证了半个世纪中西医结合发展的历程,在提高疗效方面,以下一些事例可以归结出一些基本经验: 1.现代医学诊断明确,中医辨证论治为主,辅以西医一般治疗,病证结合,可以提高疗效。20世纪50年代著名中医专家蒲辅周按暑温/暑湿立法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成功,凸显了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和中医理论的优越性。2.利用现代医学诊断明确的优势,中医科研工作者在继承中创新药物,因靶标明确,效果优异,如三氧化二砷治疗APL、青蒿素治疗耐药恶性疟疾等,都是运用现代科技继承发展中医药的成功。3.应用现代循证医学方法,将活血消食中药红粬创新为血脂康,成为冠心病二级预防的有效药物。较国外4S、CARE、LIPID等试验更有特色,实为现代中药有大宗病例随诊5~7年的范例。4.现代医学崭新的冠脉介入术(PCI)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疗效立竿见影。但还有一部分病例术后出现冠脉再狭窄。我们按血瘀证论治,在西医常规处理基础上加活血化瘀方药。多中心RCT研究证明,其效果较单纯应用西药可起到增效作用。5.肿瘤治疗中将中药扶正固本与放、化疗结合,完成疗程并提高了生活质量,被誉为中国模式。6.中西医结合手段使部分外科病人减少了手术之痛或提高了围手术期效果。7.针刺镇痛、戒毒的新发展,应属原创性成就。8.病证结合的中西医结合疗法为群众广为接受的治疗实例,如对肝纤维化及关节疾患的治疗等。
以上进步,各有千秋,具有不同特点,但更多地体现了中医精髓而又结合今日科技知识,大都注重中西医的病证结合或证病结合的思维,很是实用而又可贵。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要求,推进中医学和西医学两种医学的有机结合。中医药学博大精深,我们不可能期望几代人就能把它研究清楚,所以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结合和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方针政策是正路,应该坚持,要鼓励从不同途径探索和创新,作出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