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对消化道疾病的检查,均依赖纤维内镜检查和消化道X线钡剂,但两者仅能观察肠腔内病变的状况,对肠腔外的病变情况却无能为力。尽管有腔内超声技术,可以弥补上述不足,但该技术操作复杂,价格昂贵,有一定检查盲区,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广泛开展。
多排螺旋CT(MDCT)可以同时观察肠道腔内外的情况,并且方便快捷,可重复检查,价格便宜,因此更有优势。随着三维重建技术等MDCT软硬件技术不断发展和临床研究的深入,不仅使消化道疾病(主要是肿瘤)的诊断更可靠,而且使肿瘤分期、手术切除性判断和治疗后的疗效评判等也更客观准确。此技术现已逐步在临床开展和应用,并日益凸显其优势。
准确判断恶性肿瘤状况
纤维内镜对恶性肿瘤壁外浸润深度和远处转移等无法判断。MDCT的优势则在于其不仅能清楚地显示恶性肿瘤的位置、形态,而且能提供肿瘤肠壁外浸润情况,与邻近重要器官血管等的关系,周围有无淋巴结转移,肝脏有无转移等重要信息。MDCT可在10秒左右完成1~2mm层厚整个病变部位的大范围扫描,获取高清晰的二维和三维重建图像,并且360度全景显示恶性肿瘤的形态和周围结构的关系。
经手术治疗者,术后定期(一般3~6月)行MDCT检查,可以了解术后消化道恶性肿瘤有无复发转移。MDCT还能更精确评价消化道恶性肿瘤非手术治疗后的疗效,不仅可观察肿瘤大小的变化,还可计算恶性肿瘤治疗前后微血管血流灌注的改变。
小肠疾病主要检查手段
目前在临床上,小肠疾病(主要包括肿瘤、炎症和血管性病变)的检查,主要依靠小肠钡餐X线检查、胶囊内镜、双气囊推进式电子小肠镜、肠血管X线数字造影和小肠MDCT造影。小肠X线钡餐检查,由于影像重叠等因素,对小肠病变检出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较低。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的检出率有所提高,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内镜移动的不可控性、肠道积液对观察的影响等。双气囊推进式电子小肠镜也有一定的盲区,如肠黏膜折叠后方、肠瓣后方观察较困难,而且插管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肠血管X线数字造影为创伤性检查,具有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
小肠MDCT造影不仅可以显示肠壁全层,而且可使肠系膜、肠周脂肪、血管、后腹膜及腹内实性脏器全景式多方位显示出来。其检查方法简单,只要检查前口服足量的等渗甘露醇溶液充盈扩张小肠即可。其对小肠肿瘤的检出和诊断具有独特优势。我科对135名患者行小肠MDCT检查,共检出26名小肠肿瘤,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39%、97.25%、88.75%及97.7%。尽管不能活检获取病理结果,但是MDCT对小肠肿瘤定位较精确,可指导小肠镜进镜入路。
另外对于炎症性的小肠病(如克罗恩病),MDCT不仅对诊断及其并发症等可作出科学准确的判断,而且可以通过病变的范围、强化程度来判断炎症的活动性,以指导治疗。小肠血管的MDCT三维重建技术,对小肠血管性病变(如肠系膜血管急性血栓和血管畸形等)的诊断和治疗也可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