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给医学带来的发展是一定要肯定的,但也不能唯技术至上。否则,就犯了机械唯物主义的错误。
近年来,新技术的发展确实给医生的诊断、治疗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帮助,给医学带来了飞速发展,这是首先值得肯定的。但是,如果什么都推崇新技术,对指南不分情形地照搬,就会忽略病人的个体化治疗原则。
例如,对于哮喘的治疗,我国人群有季节性的特点。又比如对尘螨、花粉过敏的人,环境和季节是其哮喘的关键因素。但现在我国很多医生都完全按照指南的标准治疗。该指南有个评分标准,将哮喘患者进行评级。如果对尘螨或花粉过敏的患者被评为中重度,那么就要求用药至少3个月,然后逐渐减量。然而,实际情况是,按照该指南的治疗至减量快结束时,由于季节的原因,患者的哮喘症状又开始加重。因此,这个治疗程序不适合此类患者。完全按照指南按部就班操作,就会违背个体化治疗原则。实际上,这种指南是完全将国外版本照搬过来的。这样做也是对病人的一种伤害和不尊重,是人文关怀不到位。
因此,应该尊重技术,但是对于个体,仍应遵循个体化治疗准则。(本报记者吴 刚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