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诊断可以做到“一锤定音” 对于某些疾病的明确诊断只能依靠病史和体征,而不是辅助检查,这就体现了物理诊断的唯一性。有时任何高科技检查手段都无法替代听诊器的作用。急诊室有一位青年男性患者,胸痛剧烈难忍,伴大汗,先后做抽血化验、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等一系列检查均未发现异常。急诊医生毫无头绪,不知所措,最后决定联系心脏介入医生行冠脉造影术。当我术前进行常规心脏听诊时,发现心前区可闻及明显的心包摩擦音,至此一切都水落石出。只要听到心包摩擦音就可以确诊急性心包炎。患者只需止痛对症处理,避免了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物理诊断可以做到“一目了然” 许多疾病通过简单的病史和查体即可作出诊断,并不需要进行复杂昂贵的辅助检查和不必要的鉴别诊断。前几天,门诊遇到一位50岁的男性患者,胸闷心悸1个月,活动时加重,外院做心电图、Holter及超声心动图均未见异常,即转到我院来做冠脉CT。但我体检时发现患者典型贫血貌,结膜、甲床及口唇苍白,显然患者的症状是由贫血引起的。
物理诊断可以做到“一马当先” 对于复杂疑难的疾病,病史和体检即使不能明确诊断,也可帮助临床医师形成初步印象,缩小鉴别诊断范围。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针对性的辅助检查,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位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无任何不适主诉。但细心的住院医生在下午常规查房时,心脏听诊发现新出现的高调杂音,立即安排患者再次做超声心动检查,并要求注意有无乳头肌功能不全或室壁穿孔等情况。超声大夫仔细排查,最终在左室后壁发现了一个不易察觉的异常血流信号(心脏破裂)。我们及时向家属交代病情并制订新的治疗方案,避免了重大的漏诊。
物理诊断可以做到“一发千钧” 对于危急重症的抢救必须争分夺秒,物理诊断床旁实时的优势是辅助检查无法比拟的。一位择期PCI术后患者刚从心导管室返回病房,突然出现呼吸困难,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病情十分危急,很可能是心包压塞。床旁超声心动至少需要20分钟才能到位。主治医师没有犹豫等待,仅仅对患者做了外周血管征的检查(发现奇脉)便胸有成竹,立即果断行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患者终于转危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