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临床成果推广遇到的坎

2018-12-13 16:07:40浏览:34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多数临床成果在推广中都需要经过一个必须的过程,即临床辨证。如果临床辨证不能符合成果要求的水平,那么成果中的疗效就难以

  多数临床成果在推广中都需要经过一个必须的过程,即临床辨证。如果临床辨证不能符合成果要求的水平,那么成果中的疗效就难以得到重复,临床推广就不能实现。这是众多中医临床成果在推广应用中共同遇到的一道坎。

  临床科研多数是治疗方法的创新,而这些新创方法最终形成的则是一个新的辨治模式或一个有效的方剂。不论是新的辨治模式还是一个新的方剂,在临床推广应用中,都要首先迈过临床辨证这道坎。一个有效方剂的推广应用也是如此。中医的方剂是对证不对病,所以也需要事先辨证。辨证不准确,再好的方剂也难以得到有效的重复。

  历代名医为我们留下了难以计数的名方,为什么能在临床普遍应用的却不多?我想除了与药物质量有关外,主要也是辨证的问题。中医的临床优势就是辨证论治,只有辨证准确,才能保证治疗有效。再著名的方子,如果对不上证,也是毫无价值的。

  《伤寒论》中列举的方子,无论是组方法度、还是药物的选择,都被后世奉为圭臬。而这些名方在临床应用上同样需要满足一个重要条件,那就是方证对应。有是证,用是方。这是张仲景辨证论治的一条基本原则。《伤寒论》之所以将所辨出来的证以方命名,称为某某汤证,如柴胡汤证、桂枝汤证等,即是在强调方证对应要丝丝入扣。

  证是病机的外象,辨对了证,才算抓住了病机关键,用方才能保证有的放矢。由此可见,对临床成果的评价需要通过临床的重复验证来说明。但是如果辨证不准确,成果疗效的验证就得不到真实的反映,就会影响对成果水平的客观评价。

  如何使临床成果迈过临床辨证这道坎,是临床成果推广应用中急迫需要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实践证明,中医辨证的标准容易制定,而在临床中达到这个标准则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在成果推广应用上多下工夫。我以为,可以探索改革临床科研管理办法,试行临床科研与推广应用一体制。项目用于临床前,要由项目负责人负责临床推广应用的培训和具体指导。只有完成了项目的推广应用,才能算项目完成。尽管这样做会增加科研的工作量和难度,但是可以保证科研的质量。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中医疮疡专业亟须拯救

上一篇:

建议新编“十八反十九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