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子不能光打医生
▲对这样的医师,肯定要处罚,但更值得关注的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医生的过度医疗?首先,从医院管理层面讲,医院是不是把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把科室与医生的工作量与绩效工资直接挂钩,而对医疗质量的监管却缺位呢?更有甚者,是不是有的医院还默许这样的行为呢?其次,对医保的监管也没有到位。在医生违规如此严重的时候才发现问题,已经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第三,不妨想想,是什么促使病人如此疯狂地开具药品以及腹膜透析袋?那是因为倒卖以后能从中牟利。所以说,板子不能光打医生,医院、医保、医生、病人都有错。处理这样的事情也要多管齐下,不能把当事医生的处方权剥夺了就了事。
——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 丁智勇
▲过度医疗在现实中是难以界定的,因为临床医学的复杂性,每位患者的个体差异,即使是同一病种,不同时期的治疗方法也不同。比如最常见的感冒,哪些检查是正确诊断所必需的、哪些是多余的,治疗时所需药品的价位以及用药量的多与少,都是由医生根据经验和水平来定的。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在300名全科医生中,有98%的人承认自己在医疗过程中有增加各种检查、多为病人开具药物等现象,而医生的目的很明确,就是避免吃官司。不可否认,这也是中国医生的一个解不开的心结。
——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药剂科 张建利
“过度医疗”无赢家
▲前不久的一个下午,我出门诊时遇到一位腰腿痛女病人拿着近期摄的腰椎CT片来就诊。我先检查了患者,然后看CT片发现腰4、5椎间盘有突出,但只有3毫米,既没有压迫硬膜囊,又没有压迫神经根,况且患者能走路,活动基本上正常。于是,我告诉患者不必做什么治疗,回去好好睡一段时间的硬板床即可。“真的?”患者仿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说,今天上午他到一家医院就诊,医生要他立即住院治疗,还说如果拖下去,甚至可能会瘫痪,吓得他午饭都吃不下去了。面对无良的同行,我无话可说。过度医疗伤害的是患者,坑害的是国家,损害的是“白衣天使”的名声。所以说,管好医生的“笔”,不使笔下生“金”是问题的关键。——安徽中医学院 益 思
▲从长远看,过度医疗没有赢家。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尽快解决的话,可能贻害无穷。其害处至少有四个:一是有损医生的信誉和权威,造成患者流失,甚至还会伤及整个医疗行业的声誉。有调查显示,目前百姓对医疗行业的信任度已跌至谷底。二是不利于提升医生的专业技能和医疗质量。因为过度医疗会助长医生实施治疗的随意性和主观性,使其越来越缺乏认真、严谨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三是加大患者的治疗成本。四是增加医保的不合理开支。
——清华大学医疗管理研究中心 黄 燕
机制创新应先行
▲分析当前过度检查、过度治疗、过度用药等过度医疗现象,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医生主动性过度医疗。医生为了多拿奖金或效益工资,给患者滥检查、多用药。二是医生被动性过度医疗。医生为了防范医疗纠纷,所谓的检查与治疗证据链一环紧扣一环,过度检查与治疗似乎在所难免。然而,上述过度医疗现象有时却很难界定,医生或医院总能把过度医疗解释为医疗过程中的合理行为,有些医生甚至把“病人要求”作为过度医疗行为的客观理由。 问题该如何解决呢?我认为只有机制创新。那就是考核医院政绩时,把老百姓看病费用下降作为重要考核指标,使医院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健康产出,而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江苏省沛县中医院 刘加升
▲医生开药有回扣,检查有提成,这不仅使我们这些被称为白衣天使的医护人员变得不可爱了,也使我们从事的医学事业变得不可爱了。医学的快速进步使得人们对于医疗卫生的社会心理期盼越来越高,而许多医生也过度依赖于机器设备,现代医学越来越不堪重负。在如此的社会环境下,我们医生更应该加强自我修炼,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分是非、辨荣辱,坚守职业道德。 ——解放军第261医院 仝文华
告读者:本栏目已在健康报网(www.jkb.com.cn)专设“医学人文热点话题讨论”专区,有兴趣的读者朋友可以登录该专栏查看每次话题讨论的全部来稿内容,并可以留言继续发表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