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规范层出不穷的今天,一方面,我们对每一个适宜的医疗病例,应努力按医疗规范实施医疗措施;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通过大量的医疗案例验证医疗规范的合理性、科学性,以进一步完善医疗规范。
然而出于种种原因,数量考核体系是我国目前大多医疗机构采取的主要考核手段。这种数量考核体系突出地表现为:医院的规模是决定医疗等级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医院的业务数量成为考核法人代表政绩的指标之一;科室的工作量是确定医务人员绩效工资的主要指标……法人代表为了使自己经营的医院得到一个较高的等级,不断扩充床位数量;床位数增加后为了提高床位的使用率,势必导致患者收住院的指征不强、符合临床路径的患者不按路径要求管理等做法的出现,如此才能使医疗业务数量上升。
虽然目前许多医院的绩效考核体系号称与经济收入不挂钩,但其本质仍然脱离不了将数量作为核心指标的考核方式,员工资金的多少从根本上还是取决于收住患者的多寡。为能够挣到更多的奖金,专科化管理、专病专治难以推行,临床路径、单病种质量控制遭遇“难产”,合理用药、合理检查难以贯彻,卫生部制定的各类技术规范成为业务科室橱窗中的摆设……为了更好地实现医院的利益与员工的利益,医疗规范更是被置之度外,这是数量考核体系造成的必然后果,它已经成为医疗规范的绊脚石。
鉴于此,我们建议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都应该建立一套以质量为核心的考核体系,同时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医疗机构的投入,加快推进医疗机构绩效工资改革,彻底摒弃数量考核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医疗规范贯彻到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