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11月26日《人文视线》版有关张金哲院士的一篇文章《“四四诀”:让医生体贴,妈妈安心》,我很有感触。张金哲院士91岁高龄仍在小儿外科医疗一线工作,救治患儿,培养年轻医生,仍在为让更多的医生关注儿科学发展中的人文精神奔走呼号,这种敬业精神着实让人感动。
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刊载了一个有关“何为好医生?好医生是怎样炼成的”调查。这个调查共获得来自全球24个国家的102份反馈,参与调查者包括医生、护士、病人和一般社会公众。“在这多样性的回复中,涌现出一些共性:首先,存在大量好医生,我们应更好地培育他们。其次,做一名好医生,首先是做个好人:‘一个好配偶、一位好同事、超市中的好顾客、路上的好司机。’第三,如果你喜欢他人并真想帮他们,成为一名好医生相对容易。最后,一名好医生不仅在工作上要高于平均水平,在其他方面也极其特殊,极其敬业、人道或者完全无私。”
医学先驱奥斯勒说:“医学是一种艺术,而不是交易;是一种使命,而不是一个行业。”医生面对每个人最为珍贵的健康,面对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的生命以及一个个家庭幸福的托付,责任之重不言而喻。
张金哲院士在大家心目中是一位令人尊敬的长者,也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好医生。这不只是因为他在小儿外科学方面有着令人仰慕的成绩,在一些日常平凡的生活中,他也显示出“极其特殊,极其敬业、人道或者完全无私”的一面。
有一次,我给张金哲院士打电话,提出要引荐一名小儿外科的年轻博士去向他当面请教。张老欣然同意,提携新人是他一贯的作风。见面时,这位90岁的医学家态度亲切,同不到30岁的年轻人从医院儿科的发展聊到专业前沿技术,十分投机。坐在一旁的我,注意到老人家思维敏捷清晰,语言通俗易懂、平实准确,联想到张老历来倡导的“爱、敬、谦、诚”,主张的“要使用病人能理解的语言,要有科学水平,还要有艺术水平”的话语,心中豁然开朗。
不久前,得知张老的新著《新编接诊学》出版,刚好我要参加的一个活动张老也将出席,就请其家人转告希望张老参加活动时给我带上一本。见面时,张老没有提起此事。没想到几天后,我收到了张老的电子邮件。大意是他刚刚得到我的联系地址,以致迟复,并告诉我怎么取他的新著。看着眼前的《新编接诊学》,想到他对我这样一个晚辈求办的一件小事竟如此重视,我在心里说,这就是医学大家为学、为人的态度啊!
著名医学家吴阶平曾说:“做一名好医生,要有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和艺术的服务。三者缺一不可,三者都是无止境的。”在从医的职业生涯中,万万不可把一两面锦旗、三五顶荣誉桂冠就当成是成功的标志;刚刚治愈了些许较重的病例,围拢了一群病人,就自认为是名医了。做一名好医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在张金哲院士客厅的墙上,悬挂着他为自己写的座右铭:“一生努力,两袖清风,三餐饱暖,四邻宽容。”这四句话里,张老常常说自己最看重的是“一生努力”。
为了做一名好医生,张金哲院士如今仍在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