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解读187医院院长刘来生的兴院之道

2018-12-13 17:15:14浏览:775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本报记者 石瑞宁 特约记者 肖双剑 通讯员 张书松年门诊量由3.8万人次增加到29万人次,连续5年被上级表彰为全面建设先进单位

本报记者 石瑞宁 特约记者 肖双剑  通讯员 张书松 
  
    年门诊量由3.8万人次增加到29万人次,连续5年被上级表彰为全面建设先进单位……海南省军区187医院近年来的发展成绩令人瞩目。记者在该院采访时,医护人员不约而同夸起了院长刘来生。

    缺钱缺物不要紧,服务意识不能缺

    这个院长不好当。6年前,刘来生走马上任时,187医院负债2000多万元,不少医务人员打报告要求调走或转业……

    “你的病到外科看。”一天,值班护士对来就诊的一名老年患者冷冰冰地撂下一句话就走了。看到此景,刘来生赶紧上前搀扶老人并把他护送到外科。

    随后,刘来生建议院党委出台一系列举措:推出导医服务流程,患者踏进门诊大厅就有导医人员引导;每月进行一次问卷调查,努力实现服务零投诉;在门诊大楼与医技楼之间建起走廊,为就诊患者挡风遮雨。

    新举措带来新变化。67岁的李德青老人独自到医院做手术,科室医护人员主动轮流陪床。出院前,老人感动地说:“我住一次院,多了一群儿女。”海军某部士官涂海洋来院检查时被发现患上直肠癌。刘来生请来军地专家为他联合会诊,制订治疗方案,投入治疗费10多万元。

    6年来,刘来生和院领导每年带领医疗队深入海岛哨所、黎村苗寨,先后治疗患者12万多人次,免费发放药品价值260多万元。

    救死扶伤是天职,千方百计为患者

    新农村合作医疗在驻地推开后,医院专门设立了惠民病区和惠民病房,实行单病种限价,对12种单病种的收费下调30%,先后为困难群众减免医疗费500多万元。

    在刘来生的倡导下,医院还先后建立军人就诊“绿色通道”,专设了“军人病区”“军人诊室”,每年从医疗收入中拿出30%的经费补贴为兵服务,并按一定比例逐年递增。如今,医院为兵服务医疗经费支出已从起初的382万元增加到1800万元。

    刘来生还牵头制订了《医院医疗质量考评机制实施细则》,建立完善医院、科室、医护人员、患者4级质量控制网络和质量监测系统,医院还建立了网上“处方监管系统”,公开住院患者医疗费用,减轻病人经济负担。

    2006年8月,来自琼海农村的患者陈发忠患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入院治疗。医院为其制订了经济实用的化疗方案,选购疗效好的国产药物配合治疗。如今4年多过去了,陈发忠各项检验指标恢复正常。

    军医首先是军人,时刻准备上战场

    琼州海峡,一场演习鏖战正酣。突然,十几名官兵“受伤”,在海上伴随保障的187医院野战医疗救护队立即展开战场医疗救护演练。

    军医首先是军人,时刻准备上战场。刘来生经过调研,建议对科室三分之一的现役主干人员展开轮训,出台了10多种与实战对接的应急预案,建立了野战医疗所、野战血站,抽组应急保障力量。

    一次,在检查战备物资时,技术人员用了10分钟时间,某型检测设备都没能正常启用。“这样的设备拿到战场上,岂不是拿官兵生命开玩笑?”刘来生建议医院投资完善战备设施、更新补充药品器材,购置和申请配发野战手术车、移动X线车等设备。如今,他们购买的4台救护车,有3辆满足野战条件下伤员在车上进行输血、吸氧、做心电图等检查和实施急难手术的需要。

    2008年5月,澄迈县某企业发生特大爆燃事件,医院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救治的所有烧伤病人全部康复;2010年10月,海南遭遇罕见洪涝灾害,他们是第一支到达灾区的医疗力量,先后诊治受灾群众1.3万余人。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十二五”期间军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规划出台

上一篇:

第四军医大学探索“阳光治校”理念与实践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