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中医“自卫反击战”何时了

2018-12-13 17:17:56浏览:935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大家谈中医   11月17日健康报《中医周刊》刊载《中医与文化不可割裂》一文,读后深有感触。作者在文中对中医基本理论与中

  大家谈中医

  11月17日健康报《中医周刊》刊载《中医与文化不可割裂》一文,读后深有感触。作者在文中对中医基本理论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渊源关系,以及对个别人说中医是“伪科学”进行了严厉的批驳,笔者基本上赞同。

  为什么始自近代“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继胡适之后,时不时冒出一两个人来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医文化进行指责和贬低,乃至叫嚷要取消中医呢?每当中医学受到攻击时,就有中医同行和热爱中医的人士站出来进行辩驳和反击。于是出现了一个非数学公式:攻击-反击-再攻击-再反击,如此循环不已。《中医与文化不可割裂》一文,就是打的“自卫反击战”。

  用西医的思维模式来评论中医

  西医是在近现代化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发展起来后而跟着发展起来的医学体系,思维形式主要是逻辑思维和分析思维。而中医是在中国古代文、哲、理、天文、生物等文化土壤中建立起来的医学体系,主要思维形式是唯物辩证思维和象思维。如果硬性将中西医用一个尺码来进行衡量和评估,那得出的结论肯定是错误的。

  至于中医科学不科学,笔者认为,中医是在唯物辩证法“天人合一”整体观的网络思维下形成的科学与艺术、理论与实践的学科。从严格意义来讲,西医也不是标准的科学。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衡量,社会科学也不是科学,那社会科学研究院所就该换牌子了。

  否定中医的有两种人

  一种主要是文化名人,在对待学术研究与探讨问题上有偏见,如胡适、鲁迅等。为什么这些有学问的名人会反对中医呢?其原因是他们当时要充当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对中华古老传统(包括中医)的旧文化必然持批判态度。其实他们并不真正懂中医。胡适后来得了糖尿病,西医治不好,最后还是经友人介绍给中医,才使病情有了好转。

  第二种是一般的文化人。这种人学问不一定渊博,但思维活跃,不甘寂寞,好自以为是,时不时想找个事物(如中医学)作靶点攻击一番。这种人其实并不真正懂中医。中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笔者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有切身的体验。一个中医如果不经过20~30年乃至更多时间的临床实践,是不能夸海口称真正懂得中医的,所以说中医成才要比西医晚得多。这种人攻击中医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沽名钓誉。对这种人,中医同行们可以见怪不怪。当然,对于善意的批评,我们应当涵纳。

  中医应正视自身短板

  之所以有人对中医说三道四,并非空穴来风,这里面有很复杂乃至深层次的原因。其中主要原因是中医自身发展缓慢滞后。近现代西方医学的发展是以古希腊、古罗马的医学为基础的,其发展势头异常迅猛,在不到100年的时间内就覆盖了全球。为何发展速度这么快呢?道理很简单,西医是在不断地否定自己中前进的。比如昨天认为对的(理论知识)东西,今天可能认为不对,而今天认为对的,过了若干时日后又被认为不对,这样才能不断创新发展。

  再说中医。自秦汉始直到今天,中医著作浩如烟海,有真知灼见的著作和文章虽然很多,但创新的东西则凤毛麟角。令人不可理解的是,时至今日,明知古人受历史条件限制,在著作中表述了某些错误观点和论述,也不情愿或没有勇气来予以纠正。如果有人贸然写了文章指出古人错误之说,报纸杂志也不愿刊发,若刊发了,就有名家出来指责。

  总之,中医理论严重滞后中医现代临床,不可等闲视之。如果我们的中医理论不思更新,不求发展,老是停在原地不动,那受指责之声仍很难避免。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手术前可进行仿真手术“彩排”

上一篇:

年轻女子患巨脾症腹部如临盆孕妇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