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福建连江县的53岁患者陈先生,一周前出现反复上腹部疼痛,经检查发现是原发性巨大肝癌破裂出血。日前,他在福州总医院及时接受了“肝动脉DSA+化疗栓塞术”介入治疗,仅在血管上开了几毫米的小口,术后患者立即止血,复查CT提示肿瘤缩小,并为肿瘤后期治疗提供机会。
福州总医院影像科介入病房张鸿文副主任医师介绍,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一般发病后生存时间仅为6个月。肝癌破裂出血是肝癌严重的并发症,约占肝癌死因的10%左右。如不及时抢救,大多数患者迅速休克死亡。外科多采取肝动脉结扎和肝癌切除方式治疗,虽能达止血目的,但对病人创伤较大,不同程度加重失血性休克,许多病人难以接受。他指出,介入治疗中的肝动脉栓塞术是目前治疗肝癌破裂出血的首选方法。
张鸿文副主任医师介绍,肝癌破裂出血是肝癌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如抢救不及时,临床病死率高达100%。以往临床抢救肝癌破裂出血的措施主要是在积极扩容、止血、防治休克的同时,施行急诊手术。国内对肝癌破裂出血的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无效时也多采取急诊手术。常见的手术方式有肝脏局部切除、肝脏局部切除联合肝动脉结扎、单纯肝动脉结扎、手术填塞止血等。
理论上急诊手术既能止血又能切除原发肝癌病灶,为综合治疗打下基础,其远期疗效相对较好,曾作为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是,破裂出血的肝癌多系中晚期,多同时合并较严重的肝硬化,加上肿瘤破裂多为动脉性出血,患者凝血机制异常,彻底止血较难,极易导致失血性休克,从而加重患者的肝肾功能衰竭及导致肝脏性脑病的发生,致使急诊手术切除率较低、术后并发症较多及病死率高。
基于肝癌破裂出血的特殊性、治疗上的困难性,随着多年临床经验总结,肝癌破裂出血的治疗策略逐渐转变,已有学者提出肝癌破裂出血的治疗首先是止血,其次才是治疗肝癌。临床医师逐步认识到,盲目地进行手术不仅不能有效止血和完全切除肿瘤,还会因上述影响因素导致肿瘤仅能被姑息性切除或不仅以手术止血收场,又造成较大创伤,影响患者的后续综合治疗,甚至造成患者死亡。
因此合理选择正确、快速、有效的止血方法和抢救生命才是本病治疗的关键,进而为肝癌合理治疗奠定基础。
随着微创治疗技术的发展,肝动脉栓塞术(TACE)对肝癌破裂出血的治疗价值备受关注。
“介入治疗中的肝动脉栓塞术是治疗肝癌破裂出血的首选方法。”张鸿文副主任医师介绍说,介入治疗,是介于外科、内科治疗之间的新兴治疗方法,在不开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通过血管、皮肤上作直径几毫米的微小通道,或经人体原有的管道,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对病灶局部进行治疗。在一定程度上,介入治疗不用开刀的手术,损伤小、恢复快、效果好,对身体的干扰不大,在最大程度上保护器官。
对于目前治疗难度大的恶性肿瘤,介入治疗能够尽量把药物局限在病变的部位,而减少对身体和其他器官的副作用。该院临床资料显示,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术(TACE)治疗肝癌,至今已治疗病人3000多人次,多数治疗的病人可以存活2年以上,有的甚至可以生活10余年,已成为肝癌、肺癌、动脉瘤、血管畸形、子宫肌瘤等疾病的重要治疗方法。
张鸿文副主任医师指出,该技术就是经股动脉插管,将导管插到肝脏肿瘤的供血动脉内,注射化疗药物和栓塞剂,同时起到局部化疗和阻断肿瘤营养的作用。与静脉全身化疗相比,局部化疗可以提高肿瘤局部的药物浓度十几倍到几十倍,还可大大减少药物用量,减少药物副作用。手术过程中,病人仅在穿刺时有轻微的疼痛,术后当天就可下床活动,可以正常饮食。但张鸿文副主任医师也坦承,经TACE治疗之后,病人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下降、发烧、肝区疼痛等症状,但在临床上这类症状大多数的患者经5—7天的处理,就会明显减轻。
宣传科张文明 / 吴 志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