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可供选择的骨质疏松治疗药物主要为抗骨吸收药物,如二磷酸盐、降钙素、雌激素或选择性雌激素、RANKL抗体等,以延缓骨质吸收为主要目的,但对骨量增加的作用有限。增加骨量的药物仅有甲状旁腺素(PTH)获得一致认可,但它也可促进骨吸收。探寻其增加骨量的作用机制,或许能为将来提高这类药物疗效提供帮助。
PTH是体内重要的调节钙平衡和骨重建的激素,其对骨代谢的双向作用,即骨形成效应和骨吸收效应与其下游多个信号转导通路密切相关。PTH与下游信号通路的关系已成为目前骨质疏松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通过设计信号选择性PTH模拟肽,最大限度发挥其骨合成作用,对骨质疏松的治疗具有突出的意义。
蛋白激酶C(PKC)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信号转导分子,对细胞功能有广泛的影响,参与体内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我们的研究证实,PTH的磷脂酶C(PLC)非依赖PKC信号途径具有较强的促骨生长作用。
PKC家族成员众多,有很多的下游效应分子,而这些效应分子同时又是其他激酶的效应子,因此如何检测PKC活化是该研究领域的技术难点之一。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FRET)是近年基于荧光分子特有的发光特性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可用于检测PKC的活性。
借助上述多种工具,我们成功建立了CKAR这一全新的PKC活性检测体系,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蛋白激酶A在该信号通路中的作用,证实蛋白激酶A可能介导了PLC非依赖PKC信号途径。
该成果为PKC相关信号转导的研究建立了新的实验平台,促进了相关信号通路研究的进展。在今年西班牙举行的第一届IOF-ESCEO(国际骨质疏松学会——欧洲骨质疏松和骨关节炎学会临床基础研究研讨会)上,笔者应邀进行了题为“PTH通过PLC非依赖型信号通路激活蛋白激酶C”的大会报告,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
(吴剑鹏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