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严重缺氧等因素造成严重脑损伤,患者的脑细胞就好比经历了脑细胞“火灾”(指脑细胞缺氧、水肿期)和“地震”(指脑细胞坏死、不可逆期)两个阶段。如果能够在脑细胞“火灾期”得到高压氧治疗,则病人可能得救、预后较好;否则,一旦发生脑细胞“地震”,预后较差,多成为植物人,即使有个别患者醒过来也多少留有智力残疾。以下这名患者就是从脑细胞“地震”废墟中爬出来的幸运儿。
患者男,39岁,广西桂林人。6月29日因胸痛入桂林一家医院,诊断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于7月1日行升主动脉全弓置换术。术中患者发生心跳骤停,心肺复苏后生命体征平稳,但一直昏迷不醒,7月6日CT示大面积脑水肿。7月29日转入湘雅医院神经外科。8月1日笔者去会诊:病人神志不清,气管已切开,留有胸腔(纵隔)闭式引流,四肢肌张力偏高,中脑反射和部分皮层反射存在。根据临床检查提示可行高压氧治疗,并且预料通过高压氧治疗有可能苏醒,但会有一定程度的智力残疾。患者于8月2日起行高压氧治疗。在第48次高压氧治疗后,患者开始说话,现能吃东西,已有一定的智力。
这名病人在脑细胞水肿的早期阶段没有得到高压氧治疗,而是在心跳骤停1个月后才开始高压氧治疗,也就是在脑细胞发生“地震”后才开始高压氧治疗。这名已发生脑细胞“地震”的病人经高压氧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提示在脑细胞发生“地震”后仍不要轻易放弃高压氧治疗。脑细胞发生“地震”后能否通过高压氧治疗再度苏醒,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脑缺氧发生后有无脑保护(如头置冰帽、亚低温)、脑缺氧严重程度(如心跳停止时间的长短,CO中毒时吸入CO的浓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脑缺氧发生至接受高压氧治疗的时间长短)、高压氧剂量、病人身体素质、其他辅助治疗和护理等。
作为一名高压氧科医生,笔者提醒大家注意:所有医务人员都要了解高压氧治疗,因为影响高压氧疗效的最关键因素是治疗时机,只有及时治疗,才能产生高压氧的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作用,不及时的高压氧治疗只能产生康复治疗作用。而高压氧治疗时机的主动权是掌握在临床医生手里的。只有临床医务人员懂得高压氧,才会想到并争取在脑细胞“火灾”发生时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