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琼珍
正常人都有左右两叶肺分布在胸腔两侧,而番禺一名患有胆囊管多发结石的年轻“妈妈”却因先天性只有右肺,呼吸功能差而难以耐受手术麻醉。近日,珠江医院肝胆二科采用创新手术方式——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仅用20分钟,成功为该名“半肺人”完成手术。
29岁的小丁从小较常人不擅奔跑,日前因反复上腹部隐痛不适,到珠江医院肝胆二科就诊,确诊为胆囊管结石。就在行常规术前检查时,医生却惊奇的发现,小丁的心脏竟然完全长在了左胸。原来她天生就少了一侧肺,膨胀的右肺把心脏“挤”到左边去了,右肺因长期代偿双肺呼吸,已出现多个肺大泡。追问病史才知道,小丁早在5年前怀孕期间就曾出现气促、呼吸困难的症状,但未引起重视,更没发现自身的“与众不同”。
如此“异常”的术前检查结果,引起肝胆二科主任高毅教授的高度重视,小丁只有一个肺,并有多个肺大泡,呼吸功能较差,腹腔镜手术需要行气管内全麻,仅有的右肺有出现破裂的风险,严重的可能直接威胁小丁的生命。为防右肺术中破裂,必须降低气道压,但与腹腔镜手术加压建立气腹的操作要求出现矛盾,一旦减低气腹压,手术操作空间必将变小,手术难度相应的也将显著提高。为确保手术安全及最大限度减少创伤、缩短手术时间,高毅教授会同呼吸科、麻醉科专家为小丁制定了最合适的手术方案。6月3日,高毅教授成功为其实施了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耗时仅20分钟,术后24小时小丁已下地活动并正常进食。
据高毅教授介绍,先天性肺发育不全是一种罕见的肺发育异常疾病,全球发病率仅为五百万分之一,临床上多数患者在出生后因呼吸功能不全而夭折。因小丁呼吸功能储备差,为其制定的手术方案一定要精准、安全且创伤最小化,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在肚脐上作一长约1.5cm切口,经特殊器械切除胆囊的一种微创技术,因其可达到创伤小“无疤痕”的手术效果,很好的满足了以上手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