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报《中医周刊》10月13日发表了“从象思维角度看经络”的专家讨论,参与讨论的专家对于“象思维”在中医药发展历程中的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如称其为“中医药文化之魂”、“最具原创性”、“是整合思维的工具”、“经络研究从象入手”等。这次有关“象思维”的研讨对提升中医药哲学思想的原创性,促进中医药的健康发展,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指导意义。
金元时期,刘完素通过系统研究宋代以前的中医药典籍,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对“象思维”做了概括性的总结。在其所著《素问玄机原病式·自序》(公元1152年前后)中提到“言本求其象,象必求其意,意必合其道”;“无道行私,必得夭殃”。《辞海》中对“言”的释义为“言论,或文字论说”;对“象”释义为“自然界或生物体的现象或表现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对“意”的释义为“猜想或预测”;对“道”的释义为“法则或规律”。用现代语言来表述,刘完素所说的“象思维”模式即为:说话或论文的内容必须具备存在于自然界(宇宙、太阳、地球、月亮等)或生物界(动植物、人体及社会等)的现象或表现,尤其重要的是相互之间的联系,经人脑的思维加工后作出猜想或预测的结论,再将其反馈到实践中检验是正确的,即形成了事物发展的法则或规律,或者说“真理”,即古人所说的“道”;如果违背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或法则,则必然失败。这就是中医哲学的实践论,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哲学术语:“真理是由实践中产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刘完素为什么能成为金元时期在医学领域中“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倡导者?其原因之一就是在医学哲学领域内系统归纳总结了“象思维”——中医哲学的实践论,是指导“读经典、做临床、纠偏误、求真理”的典范。刘氏的学术建树主要是敢于反对“倚约旧方”而“更新立法”;力排“人性喜温而恶寒”之弊,批评《局方》用药燥热之偏;批判宋代医人“妄撰运气之书传于世者是矜己惑人而莫能彰焉”乃脱离实际的推理;创新性地给予五运六气以新含义,在书中将五运联系五脏,六气联系病机,称为“五运主病、六气为症”,结合《内经》病机十九条的病症,分类归纳,根据临床疾病的实际情况增补,逐条分析,批评“认似作是,以阳为阴”的错误,列举辨误寒热虚实的实例,提出治疗原则,成为中医药发展史上创新性、跨越式的旗手。
早期的“象思维”是思外揣内的思维过程,是古人认识世界万事万物的主要思维方法和手段,也是刘完素系统总结中医哲学实践论的思维基础。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象思维”仍然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思维方式和手段,特别是对人体复杂的生命活动和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多样性和无限性而言。现今的实验研究和治疗手段与现实要求仍相距甚远,在这种情况下,对病因及诊断不明且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的疾病进行分析与治疗中,“象思维”是不可缺失的思维手段,在其他自然科学发展过程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