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随着微创医学的快速发展,消化内镜技术日新月异,并在消化系统疾病的检查、诊断、治疗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消化内镜中心针对当前内镜检查治疗患者多、操作间有限及医护人员不足的突出矛盾,以院开展的“标准化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定标准,想办法,求实效,抓收益,采取多项举措,努力缩短患者的等候时间,全力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快捷的医疗服务。
杨云生主任说:近年来,我们医院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我们医院的学科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此发展的契机当中,我们消化内科的学科地位、诊治质量和数量、社会影响等诸多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全国同专业中,我们消化内科特色也十分明确,我们开展了许多新项目,比如,无痛内镜、内镜下早癌治疗、小肠疾病的诊疗、胰胆疾病的诊疗等。另一个方面,我们学科非常重视人才培养、团队合作,制定了一整套的人才及团队培养计划。
令弧恩强副主任说:我们现在重点做的是消化内镜治疗,这将是我们消化内镜的发展方向。从近十几年的历史来看,消化内镜微创技术给病人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实惠,将比较复杂、创伤比较大的外科手术变成微创内镜下治疗,使病人手术死亡率低、并发症少。恢复速度比较快,生活质量较以前有明显提高。消化内科所做的工作不管从人员管理、病种管理、还是质量控制方面,都在向消化内镜手术的模式进行转变。
近年来消化科加强特色建设,学科知名度及社会影响力得到提高,消化专科门诊病人逐年增多,消化内镜治疗需求增长数倍。为此,杨云生主任、令弧恩强副主任等科室领导召集科室骨干集体研究,制定了多条措施。
与此同时,科室领导积极带头,中心全体人员加班加点,每天上午将近6个小时的站立操作,体力精力消耗很大,误餐更是常事;遇到ERCP、ESD、EMR等微创治疗,操作人员要穿戴十几公斤重的铅衣,经常是完成一例操作就要湿透一件手术衣,而这类治疗操作,杨云生、令弧恩强、李闻等科室主任、副主任,经常是一次要连续完成五例以上。
消化内镜中心护士长说:我们内镜中心工作量很大,医生、护士、技师每天持续工作10小时以上,经常中午换班吃饭,有时中午一两点钟才能吃上饭。
通过以上举措及方法,内镜预约缩短了三周以上时间,在我院标准化建设年发挥出重要作用。(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