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借精准外科理念 攻克罕见肝肿瘤

2018-12-13 17:57:01浏览:105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27岁的边陲卫士周连长不幸罹患罕见肝脏肿瘤——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肿瘤组织已经侵及肝门部位,生命危在旦夕,只有通过肝移植才
27岁的边陲卫士周连长不幸罹患罕见肝脏肿瘤——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肿瘤组织已经侵及肝门部位,生命危在旦夕,只有通过肝移植才能挽救。尽管妹妹挺身而出愿意捐肝救兄解决了供肝来源的问题,但亲体肝移植的实施又困难重重。好在由黄志强院士、董家鸿教授率领的团队最终成功实施了这一高难度手术。回想整个治疗过程,对多个环节的精准把握是成功的关键。

  术前精准评估  术前规划手术方案时要确保供受双方特别是供者的安全,我们严格按照供体残余肝脏>30%~35%的健康肝脏,同时受体的移植肝/受体体重比≥0.8%,或移植物/标准肝体积≥40%的标准进行了精心测算,并根据供受双方肝功能评估的结果在术前进行了精准的供肝体积评估,从而确保不影响双方的预后。术前还要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对血管(肝静脉、肝动脉、门静脉)和胆管的合理分割方案。

  病肝精准切除  在这个手术中,切除病肝是整个手术中最大的难点。因为此前患者已经接受胆囊切除、肝左叶切除、脾切除术,腹腔粘连严重。另外,肿瘤已经侵犯肝门,门脉高压导致门静脉海绵样变、血管壁菲薄;同时患者凝血功能很差。肝后下腔静脉剥离十分困难,而在活体肝移植中,这一步骤又是一个必须完成的任务。为此,我们在确认可以安全完整地切除病肝后,才着手进行供肝的切取手术,以保证供受双方的安全。

  脉管精准重建  借助术前精准的评估,我们在术中证实胆管、门静脉、肝动脉解剖无变异,可以进行常规分割。但是供体肝动脉口径小,供受体口径不匹配。我们在显微镜下通过间断缝合10针,成功地进行了重建。

  术后精准监护  比如术后抗凝就要在防止肝脏动脉血栓形成和避免创面出血间不断权衡、调整。受体术后在凝血功能恢复过程中,我们密切监测凝血功能和腹腔引流液的性状,适时进行抗凝治疗,确保这一微妙的平衡不被打破。又比如,采用肝功加血药浓度监测的同时借助于Immunknow技术精确地评估CD4细胞的免疫功能,精确调整免疫抑制剂的剂量,达到既可有效地控制排斥反应,又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免疫抑制药物副作用的效果。

  (王佳斌  罗国金整理)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西南医院喜获两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上一篇:

西南医院政委率队赴童家桥干休所开展“红色军医送健康”新春敬老活动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