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章小兵 本报特约通讯员 李文龙 特约记者 王根成
去年12月下旬,济南军区159医院胸外科主治医师淮宗让携妻带子踏上飞往三亚休假的航班。“刚刚立功,现在又休假,真诚感谢组织关心。”临行前,淮宗让高兴地向该院政委李章臣表示,今后一定更加努力工作。
说起淮宗让休假的事,还得从该院党委严格落实法规,破除不成文的“潜规则”说起。
淮宗让医疗技术精湛,从医20多年,10多次被医院评为优秀党员和先进工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去年11月底,该院胸外科党支部根据淮宗让一年来的突出表现和群众测评结果,为他报请三等功。
淮宗让荣立三等功后,立即找领导要回了几天前报上去待批的休假报告。此事引起该院院长岳荣喜的注意,于是找到淮宗让询问情况。
“今年不休了,让其他同志先休吧。”淮宗让的表态非常坚决。
“你怎么突然改变想法了?”岳荣喜追问。
“我刚立三等功,再主动向组织申请休假,显得我没思想觉悟。”淮宗让的话隐隐透露出一丝无奈,“好事总不能给我一个人。”
该不该休假,有关规定很明确,跟立功没关系,更不能与思想觉悟联系在一起。那么,淮宗让改变想法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带着疑问,岳荣喜深入各科室了解,发现类似现象并非个别。原来,由于医疗工作繁忙、人手紧张,有的科室习惯于动员立功受奖人员让出休假机会,优先安排其他同志休假。有的科室领导甚至把立功受奖人员放弃休假当作先进事迹,认为这是政治觉悟高、奉献意识强的表现,于是经常台上提倡、台下鼓励,慢慢形成了一种错误导向。时间一长,渐渐演变成一种不成文的“潜规则”。
对这种现象,一些立功受奖的同志显得很无奈。调查中,去年曾因立功受奖而放弃休假的护士荆晓蕾说:“明知道立功与休假是两码事,成绩荣誉与正当权益互不混淆。但是,以前有人得到荣誉就放弃权益,轮到我也只好这么做,否则容易让人背后说风凉话。”
该院党委“一班人”分析认为,出现这种现象既说明官兵休假问题没能得到很好解决,又反映出少数科室领导法规意识不强,损害了官兵的正当权益,必将挫伤工作积极性。于是,该院领导依据探亲休假规定,认真检查和督促各科室安排没有休假的同志在年底前休假,明确要求无特殊情况不得随意中断官兵假期。该院机关部门专门建立官兵休假情况电子档案,跟踪抓好官兵探亲休假工作落实。
在此基础上,该院专门组织部门领导、科室主任学习相关政策法规,引导大家透过这一现象,认真分析土规定、“潜规则”的危害,纠正有悖法规的错误观念和做法,切实增强依法办事的意识。
学习讨论时,该院胸外科主任肖建军说:“原来,由于存在‘搞平衡’的错误观念,确实损害了立功受奖人员的正当权益。”
通过及时进行教育引导,淮宗让等5名立功后一度放弃休假的官兵又提交了休假报告,陆续踏上休假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