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肝豆状核变性勿忘查眼

2018-12-13 18:00:36浏览:730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近期我们接诊了一对父子。父亲自述已经诊断为Wilson病即肝豆状核变性,要求为15岁的儿子查角膜K-F环。父亲的角膜边缘可见宽

  近期我们接诊了一对父子。父亲自述已经诊断为Wilson病即肝豆状核变性,要求为15岁的儿子查角膜K-F环。父亲的角膜边缘可见宽约4mm的棕黄色色素环,用裂隙灯检查可见双眼角膜基质深层有细微的色素颗粒沉积,为典型的K-F环,是铜离子沉积于角膜缘的征象。儿子的角膜基质深层也有类似改变,只是程度较轻。建议查血清铜蓝蛋白,并到神经科就诊。患儿后来查血清铜蓝蛋白80mg/L,远低于正常。一个月后眼科复查,仍有K-F环表现,血清铜蓝蛋白偏低。该患儿目前未有明显疾病症状,但从化验、眼部表现以及遗传史来看,基本可确诊。复查时患儿的两个妹妹也进行了眼部及血清铜蓝蛋白检查,未发现异常,嘱随诊。

  体会:肝豆状核变性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疾病,临床上并不罕见。本病导致铜代谢障碍,后期常引起肝硬化和以基底节为主的脑部变性疾病。大多在10~25岁间出现症状,同胞中可有同病患者。大多缓慢起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角膜色素环(K-F环)为本病重要体征,一般于7岁之后可见。检查K-F环是本病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对有家族史而无症状的儿童应早期查角膜K-F环、血清铜蓝蛋白等,以便及早诊断和治疗。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眼科 吴劲松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三军医大脊髓损伤研究结题

上一篇:

二医大政治部党委创建学习型机关见成效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