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肺癌治疗从规范诊断开始

2018-12-13 18:03:13浏览:72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原发性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已居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一位。早期甄别肺癌可疑人群,及时正确诊断,可争取

  原发性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已居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一位。早期甄别肺癌可疑人群,及时正确诊断,可争取良好预后。作为《卫生部肺癌诊疗指南》的编写组长,笔者向同行提示几点: 

  有吸烟史并且吸烟指数大于400支/年、高危职业接触史(如接触石棉)以及肺癌家族史等,年龄在45岁以上者,是肺癌的高危人群。一旦出现呼吸道症状超过两周,经治疗不能缓解,尤其是痰中带血、刺激性干咳,或原有的呼吸道症状加重,要高度警惕肺癌存在的可能性。 

  内窥镜检查中,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技术是诊断肺癌最常用的方法,包括纤支镜直视下刷检、活检以及支气管灌洗获取细胞学和组织学诊断。上述几种方法联合应用可以提高检出率。而纵隔镜检查作为确诊肺癌和评估N分期的有效方法,是目前临床评价肺癌纵隔淋巴结状态的金标准。尽管CT、MRI以及PET-CT能够对肺癌治疗前的N分期提供极有价值的证据,但仍然不能取代纵隔镜的诊断价值。 

  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手段,如胸部X线检查是早期发现肺癌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术后随访的方法之一。而胸部CT可以进一步验证病变所在的部位及累及范围,也可大致区分其良、恶性,是目前诊断肺癌的重要手段。低剂量螺旋CT可以有效发现早期肺癌,而CT引导下经胸肺肿物穿刺活检是重要的获取细胞学、组织学诊断的技术。目前,考虑到卫生经济学等因素,不推荐常规使用PET-CT检查,尽管其在诊断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时较CT的敏感性、特异性高。 

  需要指出的是,肺癌的诊断不是单靠CT就能诊断出来的,连PET-CT都不能作为最后诊断,如果要确切诊断,一定要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这方面的教训实在太多了,最初认为是癌症的,但是最后拿出来不是,导致过度治疗。为什么我们要特别强调这一点?因为到今天为止,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甚至现在副作用最低的靶向药物都是有副作用的。因此,必须首先规范诊断,这是肺癌治疗中很关键的问题。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边防官兵就医一“网”托

上一篇:

纠纷少缘于沟通好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