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这是一场爱心的接力,这是一场真情的救治。在2010年寒冬悄然降临的时候,福州总医院神经外科的医护人员和社会爱心人士一起,用一场爱心大营救为生命垂危的14岁少年黄剑锋送去了人间大爱,点燃了生命的希望。
坚强少年,在病魔面前拒不低头
14岁,对于正值花季年龄的许多少年来说,美好的生命才刚刚开始;可对于遭遇病魔侵扰的小剑锋来说,美好的生命却正在一步步走向凋零。
去年7月,刚刚小学毕业的小剑锋在享受自己第一个没有作业的暑假时,每天的生活由他最喜欢的象棋和篮球组成。但是,暑假过了一段时间后,小剑锋却开始出现全身乏力症状,手脚不听使唤。家人带他去医院检查,被确诊为罕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脊索瘤。
随后,在一年的过程中,小剑锋经历了手术、放疗,但从来没有哭过。今年10月15日,他突然呼吸骤停,经抢救,醒来后,四肢却再也不能动弹,诊断书上多了一项目病症:中枢性神经呼吸功能衰竭。
从此,小剑锋的呼吸只能靠一支从脖子下方插进肺部的导管,连接着呼吸机和氧气机。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依然没有哭过,再痛也不当着家人的面喊声疼……从ICU出院回到家中,父母栖身废屋自建“ICU”,在一天一天地艰难维持着孩子垂危的生命。
小剑锋在病魔面前的这份坚强,经福建多家新闻媒体报道后,感动了许多认识与不认识他的人,并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一场声势浩大的爱心救治正在迅速展开。
全力救治,组织全院专家大会诊
《福建自建ICU》报道出来的当天晚上,医院神经外科王守森主任当即表态,将尽全力救治黄剑锋,并在ICU病房为他紧急腾出一张床位。
此前,有医院表示,“小剑锋的病已经没有治疗意义了,如果接到医院,将会给医院带来很大的压力。”也正是这个原因,很多医院在接受小剑锋问题上犹豫不决。
医院神经外科也面临着同样的压力,面对小剑锋强烈的求生意愿,科室的医生决定顶住压力,把小剑锋接到医院来治疗。入院前,神经外科的刘副主任将近中午1点才下手术台,顾不上吃饭就带着护士赶到小剑锋家去探望,并代表科室捐赠了2000元钱。去外科出差回来的王主任,风尘仆仆赶回福州的第一件事,就是到科里的ICU病房看望小剑锋。小剑锋的主治医生魏医生,不仅要承担小剑锋的治疗任务,晚上还要把小剑锋的病情告诉记者,希望给关心小剑锋的人们送去最新的消息……
可亲可爱的白衣天使,让这个冬天格外温暖。
12月15日,医院对小剑锋的病进行了全院大会诊,医务部主任和医学影像科、放疗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等科室主任全部到场。为了让专家们更了解小剑锋的病情,神经外科现场把小剑锋去年以来的病情和治疗情况进行了回顾,然后一起对病情进行分析探讨。
不过,遗憾的是,专家们均认为小剑锋的情况再进行手术已经没有多少希望,因为小剑锋的脊索瘤是世界上最为难治的恶性肿瘤之一,如果选择手术,即使手术很成功,也只能缓解目前的症状,但过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复发,又回到现状,如此反反复复,因此专家认为二次手术意义不大,而且目前小剑锋没办法自主呼吸,不具备手术条件,而以现有的技术很难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因此建议保守治疗。
之前,神经外科已经邀请省立、附一、协和的专家会诊,均一致认为手术没有意义。北京301医院等国内知名医院也都没有乐观的表态。
小剑锋就这样在没有希望的希望中,等待着生命的凋零吗?为了让小剑锋得到更好的治疗,神经外科向全国发出了“英雄帖”,希望国内知名的大医院能有更好的治疗方案。正当大家一筹莫展之时,从广州传来了消息:广州南方医院愿意接收小剑锋入院治疗,为他尝试进行第二次手术。
希望接力,派出医生护送至广州
“我想活下去!”小剑锋对生命的渴望,感染着神经外科的医护人员。在与孩子家长经过沟通之后,科室作出了一个决定:科室出资为小剑锋租救护车,派出2名医生和1名护士专程护送小剑锋南上广州寻求尝试第二次手术治疗。
然而,护送并非易事。对于目前已不具备自主呼吸功能的小剑锋来说,最大的困难就是解决呼吸问题。虽然困难重重,但神经外科对每一种可能突发的情况都进行了分析,并一一制定应急处理方案。同时,他们还紧急联系呼吸机厂家,为小剑锋临时租用了一台可支持长时间呼吸的呼吸机。
一切就绪。12月20日上午9时,在社会许多爱心人士和媒体记者的见证下,小剑锋被医护人员缓缓推出ICU病房,并被送入配备有呼吸机和其他急救医疗设备的救护车上。尽管身患重症,可坚强的小剑锋依然用微笑向相送的人们告别。大家挥着手,祈祷小剑锋一路顺利、安全到达。
“祝你好运,小剑锋。”人群中,大家一起呼喊。伴随着人们的祝福声,救护车渐渐驶离医院。或许等待小剑锋的将是奇迹的发生,让我们为他祈祷吧!
图为神经外科的医护人员护送小剑锋南上广州。
宣传科 张文明 撰文 /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