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主任 郝凤桐
阿斯巴甜问世的意义
1965年,美国化学家James M. Schlatter在合成一种抑制溃疡药物时,无意间舔到手指,发现所接触的物质具有强烈的甜味,阿斯巴甜从此问世。
这是一种甜度极高但热量很低的物质。据不完全统计,阿斯巴甜是现在世界上6000 多种食品和饮料的甜味剂成分,全球大约有3.5 亿人经常食用这种甜味剂。这是因为近年来40岁以上人群的糖尿病发病率已达到10%以上。而40岁以下的人群即使血糖正常,也不乏为减少体重和身材苗条而成为无糖食品的消费者。这种强劲的需求,使得众多生产企业看到了无限商机。无糖食品的种类和消费量正在以几何数量级别增长。
类似的事例还有许多。人们早已意识到,人类赖以生存和工作的空间已经被无数化学品所包围,几乎没有人能够寻找到完全的绿色环境,从而完全摆脱化学品对健康的影响。
如何界定有毒化学品
所谓有毒化学品,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是吗?我们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水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造成水中毒、氧中毒。而中国的传统毒物砒霜——三氧化二砷,在一定条件下又可能对控制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有益,成为一剂良药。如此看来,评价阿斯巴甜的安全性也是有前提的。
握住食品安全的钥匙
根据科研结果,将零度可口可乐作为饮料饮用应该是安全的。但是如果一个人将零度可口可乐作为生活中的饮用水,使之成为形影不离的“伴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饮用,将很难说他不会受到健康影响。至少目前已证实,长期大量地饮用碳酸饮料可以导致牙酸蚀症,甚至骨质疏松。而且有一点是无需置疑的,即阿斯巴甜包含苯丙氨酸,因此苯丙酮尿症患者必须禁食阿斯巴甜。
尽管科学研究可以观察和计算出一个人摄取某种含阿斯巴甜食品的安全系数,但假如我们享用的所有饮料、糖果、糕点、菜肴……都含有阿斯巴甜,这就不是一项科学研究能够轻而易举解开的方程了。因此,食品安全有时就像一把钥匙,实际上是握在每一位消费者手中的。换句话说,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在为自己开启通向未来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