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别让就医成为噩梦的开始

2018-12-13 18:05:54浏览:101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英国BBC著名卫生节目主持人、医学博士弗农·科尔曼写过一本书,名叫《别让医生杀了你》。这本书流传到欧洲几十个国家,在无

  英国BBC著名卫生节目主持人、医学博士弗农·科尔曼写过一本书,名叫《别让医生杀了你》。这本书流传到欧洲几十个国家,在无数人心中激起了波澜。

  书的开头是这样的:“最有可能杀害你的,不是你的家人、朋友或某个劫匪、盗贼、醉酒的司机,而是你的医生。”听起来有些耸人听闻,但弗农·科尔曼并非信口开河。即使是拥有世界上最先进医疗技术的美国,2006年也有近10万人因误诊而死亡,这个数字超过艾滋病导致的死亡,与凶杀、车祸等并列为美国人死亡的第八大原因。

  其实,科尔曼写《别让医生杀了你》这本书,并不是要否定医生这一职业给公众带来的极大帮助,而只是想告诉人们,现代医学对人体的了解并非一清二楚,医生的诊断也并非总是正确,医学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都在提醒人们对医生和医学要有正确的认识。当然,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一直在努力弥补医学的局限性,然而这些仪器却在病人和医生之间竖起了一道无形的屏障。《别让医生杀了你》这本书中有两个细节让人印象深刻。

  一位患者被领到一间冷冰冰的检查室里,并被告知要脱去所有的衣服后躺在床上。他一丝不挂地呆了25分钟,双手抱着膝盖以保存体温。突然,医生、护士和一群实习生闯了进来。然后,医生对其隐私部位进行检查,其他所有人在旁边参观。没有人留意患者的情绪,或者同患者说话。结束之后,医生和学生就那样一走了之。

  另一位患者这样描述他的感受:“当医生结束检查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在他眼里仅仅意味着一堆肉。我像牲口一样被随意驱使,我没有任何机会提出问题,好像我是没有思想和情感的动物。这使我心情恶劣,无法乘坐公交车回家,最后不得不让一个朋友送我回去。这场经历简直是个噩梦!”

  噩梦般的就诊经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似乎不乏这样的佐证。有的人从几百公里外的山区赶来看病,摸黑挂号排长队,好不容易轮到自己了,满肚子关于病情的话还没说完,想请教的问题还没有出口,就被医生一句“下一个”顶了回去。这样的就诊故事大家似乎已是见怪不怪,但对当事人来说,其中苦楚简直难以言说。

  美国乔治亚医学院教授休斯顿认为,是否尊重患者的心理感受,是医生区别于兽医之所在。著名的希波克拉底誓言中也有云:“我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幸福……”善良、同情、悲悯等人文情怀,本该是医生最基本的品质。

  记得美国出版家艾尔伯特·哈伯德在著名的《致加西亚的信》中,提到了这样一则故事:一名刚毕业的年轻护士跟随一名德高望重的医生实习。在一次手术中,医生做完手术准备缝合伤口时,年轻的护士说:“老师,还差一块纱布。刚才用了12块,现在只收回11块。还有一块,一定在病人的腹中。”老师若无其事地说:“哎,算了,纱布没什么影响,我们必须立即缝合伤口。”护士大声反对,说:“不行,我们要对病人负责!”这时,老师笑了,他挪开脚,露出踩在脚下的那块纱布。他知道,这名年轻的护士即将成为一名优秀的护士,因为她的善良和爱心。

  读科尔曼的《别让医生杀了你》是需要勇气的,至少对我们医生来说是这样。但正是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明了自己做了些什么,还应该再做些什么,以及怎样才能做得更好。

  (作者单位: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西京医院麻醉科党支部儿童村献爱心

上一篇:

“腕踝针”为军事训练保驾护航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