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新术式克服难题 提升跟骨骨折疗效

2018-12-13 18:07:13浏览:10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跟骨是全身负重最大的跗骨,跟骨骨折约占全部骨折的2%,80%~90%发生于青壮年男性,部分病例将因伤致残不能从事原职业。近20年来
跟骨是全身负重最大的跗骨,跟骨骨折约占全部骨折的2%,80%~90%发生于青壮年男性,部分病例将因伤致残不能从事原职业。近20年来,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已日益普及。然而跟骨骨折的治疗有两大难题困扰着骨科医师,一是传统的L形切口存在较高的切口皮缘坏死和切口感染率,一旦发生,较难处理,有的需要使用转移皮瓣技术甚至截肢术处理。二是跟骨骨折后的跟骨变宽畸形不易充分纠正,进而导致腓骨长短肌肌腱腱鞘炎,产生外踝下方的顽固性疼痛,最终患者常被迫接受跟骨外侧骨突切除手术。因此,跟骨骨折始终是骨科领域一个难题,并被称为“尚未完全解决的骨折”。

  经过多年的观察思考,我们认为寻找微创的切口及新的内固定器械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根本方法。根据多年来对跟骨标本的解剖测量及大样本在体跟骨三维CT成像数据,我们研制出解剖钢板加压骨栓,提出了内加压治疗跟骨骨折理论。采用后外侧小切口经皮橇拨解剖钢板加压骨栓内加压的方法治疗移位的跟骨骨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理论及手术方法强调治疗跟骨骨折必须充分加压,恢复跟骨的宽度、高度和长度;微创而不能伤及跟骨周围的软组织;坚强的内固定使患者早期活动。术中通过经皮撬拔,抬起后关节面向前下方的旋转部分,恢复后关节面的形态及跟骨高度。

  对于关节压缩性骨折或粉碎性骨折,跟骨的高度通常变短。如果短缩较多,仅采用骨栓加压并不能恢复跟骨高度。可以在跟骨结节处打入一枚斯氏针,在助手维持牵引下,经皮撬拔关节面。当C臂X线透视证实侧位及Broden位关节面已复位时,做小切口,切口位于跟骨后外侧,与跟腱平行,长约3.5cm,于跟骨骨膜下方,钝性分离,形成跟骨外侧的皮下隧道,将钢板插入并贴附于跟骨外侧壁,跟骨侧位X线透视证实位置合理后,用3枚自行研制的易断螺栓固定。注意避开足底内侧神经及胫神经跟垫支。通过加压,恢复跟骨的宽度及部分高度。透视跟骨侧位、轴位、Broden位,位置满意后缝合。

  近年来,我们采用上述手术方法治疗跟骨骨折,极大降低了术后伤口的感染,恢复了患者跟骨的宽度和高度,减少了因跟骨增宽、增高导致的疼痛。同时,由于加压骨栓的应用,跟骨变宽畸形均得以充分纠正,未发生腓骨长短肌肌腱腱鞘炎,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的几率明显降低,其他后遗症的发生率也明显下降,病人满意率显著提高。(提莲英整理)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解放军总医院推行“365无假日门诊”

上一篇:

找准思路 疑难病诊断不难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