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能够帮助医师透视人体组织、操作简单、便携廉价的检测技术,B超具有明显优势。参加“2011年华西可视化技术在麻醉镇痛与危重急救中应用研讨会”的国际知名急诊科医师Christopher Moore,最近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文章对此专门论述,并提出床旁超声的发展是医学进步的表现。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刘进教授认为,超声检查应该像60年前心电图技术普及到各个临床学科那样,深入到临床医疗的更多环节,但现阶段超声在普及过程中仍遇到不少阻碍。除操作人员需要规范培训和提高技能以及仪器费用等问题外,最急需澄清的应该是人们的观念——超声检查和引导操作与治疗是否可以由非超声科医师做?
刘进教授认为,决定某个医师能否进行哪些临床操作的标准应该是:他是否具有相应的能力,而不是他在哪个科室工作。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各个学科的交叉融合,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每项技术的优势,才能更好地保证临床医疗安全。例如,腹腔镜最早是从妇产科发展而来的,假如至今仍限制在妇产科应用,则外科腹腔镜手术和胸腔镜手术绝不会发展到今天这般景况。当然,设置严格、规范的准入门槛,是保证各项技术安全发展的前提。
对于超声医师而言,该领域的高难技术操作和科研领域应该是他们的舞台,即简单的技术应该普及,而前沿技术也需要有人承担并钻研。这就好像交通领域中开汽车需要在人群中普及,同时也需要有更专业的飞行员能够开飞机一样。因此,刘进教授认为,与其以学科划分约束技术操作范围,不如用准入制度保障临床技术更安全有效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