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的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病人的痛苦,是医生毕生研究的动力。”这是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著名血液学家、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教授从医执教60余载最深切的感受。他因在血液病治疗方面的科研突破,被世界血液学界公认为“人类癌肿治疗史上应用诱导分化疗法获得成功的第一人”。如今,他已87岁高龄,但依然每天穿着白大褂,奔忙在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诊治一线……
创立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疗法
1986年5月,一名患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5岁女孩怡君已病得奄奄一息。在上海市儿童医院工作的谢竞雄医生,把这一不幸的消息告知了自己的丈夫——上海瑞金医院血液科王振义医生。在征得病人及其家属同意后,王振义应用已在体外研究中取得满意效果的、国产的、原先用于治疗皮肤病的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怡君。令人欣喜的是,7天后,怡君的症状明显好转,1个月后达到完全缓解。25年过去了,怡君如今已30岁了,依然健康地生活和工作着。她是王振义治愈的第一个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与怡君同期接受治疗的24位病人完全缓解率达到九成多,而且没有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骨髓也不受抑制。
之后,上海瑞金医院血液科和上海血液学研究所作为龙头单位,组建起全国维甲酸治疗白血病协作组,提供药物,公开治疗方案。由于国产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疗法用药简单、价格便宜、副作用小、缓解率高,又不受医疗设备条件的限制,因此这一疗法很快在全国推广开来,在短暂的时间里就有700余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病情得到完全缓解。
1987年,王振义关于诱导分化疗法的学术论文首先在《中华血液学杂志》发表。接着,1988年10月,以王振义的硕士研究生黄盟珥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研究》在国际血液学权威刊物《血液》杂志发表后,震动了国际血液界,并由此掀起诱导分化研究的新高潮。这篇学术论文先后被《自然》、《科学》、《细胞》、《欧洲分子生物学》、《美国科学院学报》等国际前沿学术期刊大量引证,并于2000年9月获得了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经典引文奖”,成为1981年~1998年全球引证率最高的论文之一。这篇论文还被美国《20世纪具有标志性血液学论文》专著收录,成为全球百年86篇最具有影响的代表论文之一。截至2010年5月,这篇血液学领域里的经典之作已被他人引用达1713次,这在国内属第一,在国际上也属少见。
从1988年开始,王振义毫无保留地把这项突破性研究和盘托出。至2007年,法国、日本、美国和意大利等一些国家的临床医生,共开展了2691例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随机研究,证实了王振义及其团队的研究结果,患者的完全缓解率也达到了85%~90%。而联合应用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使患者的5年生存率从75%提高至94.8%,从而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成为第一个可治愈的白血病。联合应用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被国际血液学界称为“上海方案”。
2009年,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将该疗法确认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规范。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临床上最为凶险的白血病类型之一,缓解率低、死亡率高。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化疗,但化疗对正常细胞也具有杀伤作用,而且毒副反应大,加剧患者出血和早期死亡。
能否不以传统的化疗来“杀死”和“消灭”白血病细胞,而以诱导分化的方法使之转化为正常的细胞呢?
1978年,王振义从教学岗位重返临床,从文献中获悉以色列科学家在小鼠实验中证明,白血病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逆转,并分化成熟为正常细胞,遂指导他的硕士研究生陆德炎等摸索筛选分化诱导剂的研究工作。到上世纪80年代初,当获悉国外学者曾用一种叫13顺式维甲酸的分化诱导剂来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时,王振义从中获得启迪,用国产的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首获成功。
国际著名癌症研究权威机构——凯特林癌症中心的Richard教授指出:“应用全反式维甲酸作为诱导分化剂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王振义的学生陈竺从法国获得科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于1991年在《血液》杂志发表论文,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阐明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病原理和诱导分化疗法的作用机制。国际同道称,这是同一个研究小组的惊人发现。
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学会做人
王振义于1948年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并获博士学位,从医执教60多年里,仅研究生就培养了21名博士、34名硕士。作为导师,他言传身教,引导学生首先学会做人,然后才是做学问。在王振义的学生中,涌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卫生部部长陈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陈赛娟,中华血液学会主委、上海瑞金医院血液科主任沈志祥,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上海交大医学院院长陈国强,法国科学院研究员黄萌珥等一批才俊。
当王振义把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疗法公开向国内外同行推广时,有人不以为然。一向注重知识产权的西方人向王振义发问:“您当初为什么不申请专利?”对于这些追问,王振义总是说:“我国自主生产的全反式维甲酸能够使白血病患者少一点痛苦、少花一点钱,那我们为什么不迅速地向国内外传播呢?医学科学家要有独立思考的本领,更要有宽广的胸怀。在诱导分化治疗白血病领域,我们既保持领先,又不垄断。对此,我不后悔!”
1996年8月31日,王振义荣膺求是基金“杰出科学家奖”,获得100万元奖金。他把这笔奖金的40%捐献给学校,40%捐献给上海瑞金医院,10%留在上海血液学研究所,自己只留下10%。至于有人建议他用奖金建立“王振义基金会”,他回答:“不要叫‘王振义基金会’。我只是想以我绵薄的力量,培养更多医学事业的接班人,为白血病患者和癌肿病人造福。”
1995年10月24日是个平常的日子,但对于71岁的王振义来说,却有着非凡意义。这一天,他将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的担子卸给了年仅42岁的中科院院士陈竺教授,在全国教育界和医务界传为美谈。王振义说:“现代医学科技发展越来越快,但我却越来越老了。如果我们看不到发展,还是用原来的方式管理这个所,这个所是要萎缩、要走下坡路的。因此,我在一年多以前就已下决心让贤……”
陈竺曾动情地说:“王振义老师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一个是怎样做人,一个是怎样做学问。作为王振义教授的学生,我们对王老师的崇高医德、严谨学风和科学上的高度创造精神,一直是十分敬仰的。王振义老师对我们青年一代的培养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对我们从来都是既严格要求,又大胆放手。在科学研究方面,他十分注意发扬学术民主,倾听不同意见,而在关键时刻又能给予我们点拨、鼓励和支持,作出正确的决断。王教授是我们的良师益友。王振义教授无论在事业上,还是在为人方面,都是我们的楷模。”
雷打不动的“开卷考试”
王振义让贤后,谈到他自己的工作,曾说:“我可以做些咨询工作,虽然我不是非常高明的理论家或是哲学家,但至少在我一生中有很多经验和教训。”王振义还说:“我是一匹‘老马’,已不能拉出来与年轻人一同在赛场上遛了,但我这匹‘老马’识途。从事医教研工作60余载,我要把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都留给青年人,让他们少走一些弯路。”
87岁的王振义,现在仍坚持每天上午到设在上海瑞金医院内的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工作半天,并且在每个星期四上午雷打不动地进行由他主讲的教学查房活动。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学生对他进行“开卷考试”。
采访中,王振义娴熟地打开电脑,用PPT演示了最近两个星期四的“开卷考试”内容:一个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干燥综合征和淋巴瘤关系”,另一个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治疗的讨论”。他说:“这种‘开卷考试’有3个好处:一是逼着自己去看书,掌握新的东西;二是锻炼自己头脑,延迟痴呆症的发生;三是让年轻人得益,因为他们没有时间去看这么多东西。”
对于这样的形式,瑞金医院血液科副主任糜坚青说:“王老师精彩的教学查房活动,对我们来说是他已把‘饭烧好了’、‘菜炒好了’,我们不用再‘淘米’、‘洗菜’了。而且他讲的都有出处,我们如果感兴趣,还可进一步检索,深入地了解。”
其实,每次“开卷考试”前,王振义都要求提前两天看到病人的病史和医生们的问题。然后,他会一条一条地上网查询,寻找相应的医学科技前沿资料。“这就是我现在的工作定位——协助科主任查找文献,既对年轻医生提高业务有所帮助,又能不断充实自己。”王振义说,“只要是对病人有利的事,我会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