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昨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黎介寿院士科研团队的创新性研究成果——《肠功能障碍的治疗》,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据悉,这也是2010年我国医疗界唯一的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同时,这一奖项还是建国以来,南京军区和江苏省医院系统获得的第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据项目带头人之一、中华医学会肠内肠外营养分会主任委员、全军普通外科主任委员、南京总医院全军普通外科研究所副所长李宁教授介绍,在所有患病器官的治疗中,肠功能障碍治疗是公认的世界难题。以小肠移植为例,它是所有器官移植中最困难、患者长期存活率最低的手术。
本项目的研究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时间跨度长达30年。如今,87岁的黎介寿院士是“全世界研究肠子时间最长的人”,是我国肠功能障碍治疗与研究的“鼻祖”。
这一项目的研究虽然已走过漫漫40年,但关键性突破集中体现在改革开放之后的30年。特别是近10年以来,南京总医院各项建设飞速发展,人才、技术、经济实力实现了持续的跨越式发展,极大地促进了该项目研究的深入开展。
在黎介寿院士学术思想指导下,本项目从最严重的肠功能障碍——肠外瘘的治疗起步,其治疗领域逐步 涵盖至短肠综合征、严重腹腔感染、小肠移植、放射性肠炎、炎症性肠炎等。依据不同的病因、病程、病情,形成控制腹腔感染、营养支持、肠外瘘快速自愈、短肠综合征康复治疗、手术技术改进、小肠移植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维护的系列研究和治疗方案。
据南京总医院院长易学明、政委陈忠良介绍,目前,这一项目孕育的“国际领先、国内一流”已形成3个“拳头”,令全球医学界为之瞩目。
——在肠外瘘治疗上,本项目在国内率先提出肠外瘘阶段性治疗方案,首先将生长激素应用于肠外瘘治疗,并制定了生长抑素与生长激素序贯应用的肠外瘘快速自愈法,研究建立了早期确定性手术治疗肠外瘘的技术。目前,已成功治疗肠外瘘病人3260例,治愈率95.8%,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80—85%)。
——在小肠移植手术上,上世纪80年代在国内最先开展小肠移植的研究,于1994年成功完成亚洲首例临床异体小肠移植,2003年成功完成亚洲首例肝、肠联合移植,总计成功完成了15例小肠移肠,是国内完成例数最多、效果最好的医院。
——在营养支持治疗上,该院是全国最先开展营养支持研究与应用的单位,率先提出了“肠内营养为主,肠外营养为辅”的科学理念。目前,接受营养支持的临床病例已超过4.7万例,是国内规模最大、治疗例数最多的单位。长期以来,为全国医院培训各类人才15600多人,促进了营养支持在全国的应用与发展。
专家们认为,获得这一奖项,标志着我国在肠功能治疗领域的研究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研究引领了肠功能障碍防治的方向,近10年来累计发表论文561篇,其中SCI论文126篇,累计影响因子261;总主编专著5部,获发明专利1项;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105名;相关研究成果获得军队(省部级)科技进步和医疗成果一等奖7项,并在全国广泛推广应用,提高了我国肠功能障碍的治疗水平,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高铭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