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熊学莉 通讯员吴刘佳 胡志鑫)白血病患者冉先生急需移植治疗,已筹到医疗费及找到供者并配型成功后正准备接受治疗,却卡在移植预处理药“白舒非”断货上。近日,重庆三医大新桥医院血液科利用改良移植前预处理方案等创新治疗方法代替这种救命药,疗效显著。目前,冉先生已顺利移植成功并康复出院。据悉,该院自去年在“白舒非”紧缺以来,已利用该技术为50多例患者成功进行移植前预处理,有效解决了依赖单一药品的问题。
治疗白血病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造血干细胞移植,但在移植之前需要对白血病患者进行“预处理”,以杀灭肿瘤细胞,抑制机体免疫功能,减少或消灭受者移植后的排斥反应。对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预处理采用全身放疗,而髓系白血病患者以往只能依靠进口药“白舒非”。
由于“白舒非”用途单一,用量少,国内并没有生产,药物使用完全依赖进口,这类型的药物也被称为“孤儿药”,而在去年,由于进口药物原产地药厂搬迁等原因,导致此种药物国内紧缺,大量白血病患者在已找到配型造血干细胞的情况下,由于缺少药物进行术前预处理而不得不一再拖延移植时间。
据该院血液科副主任张曦介绍,三医大新桥医院血液科研究表明,以“全军减低剂量预处理方案”为理论依据,辅用“去甲氧基柔红霉素”等药物,在不使用孤儿药“白舒非”的前提下,可以增加预处理强度,在达到预处理效果同时,并不增加毒副作用,为顺利实施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提供了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