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陈青 通讯员王根华)“姑息性切除是原发性脊柱肿瘤手术后复发的重要‘元凶’,而从‘半切’到‘全切’,我们的科研团队历尽艰辛,走了14年。”刚获得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骨肿瘤外科主任肖建如教授谈起自己的成果,一点也不轻松。这项名为“脊柱肿瘤外科关鍵技术的相关研究及临床应用”的课题经过多年不懈攻关与探索,终于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手术治疗技术,其肿瘤切除率由原来的40%显著提高到95%,使治疗水平达到“国际先进”。
“如何提高外科手术的完全切除或广泛切除率,降低脊柱肿瘤局部复发率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一直是我们攻克的目标。”肖建如教授介绍说,脊柱脊髓由于其解剖结构的特殊性与复杂性,隐身其中的脊柱肿瘤一直被视作为手术的“禁地”,一旦“中招”,无论是原发性或转移性都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由于脊柱毗邻重要的血管,脊髓神经横穿其中椎管,造成充分而完整地切除椎节骨肿瘤的手术难度及风险极大,易造成术中难以控制的大出血、死亡或脊髓、神经损伤,成为影响脊柱骨肿瘤患者预后的“瓶颈”。肖建如教授说,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国内脊柱常规的创伤和退变性疾病手术技术日趋成熟,而脊柱肿瘤的外科技术研究与国际上比较相对滞后;由于其手术难度和风险远大于脊柱常规手术,因此医生在脊柱肿瘤手术过程中常感手术技能底气不足,往往是做到一半,就做不下去了,只能“关门”草草结束手术,这也是造成局部复发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眼睁睁看到许多病人逐渐瘫痪、衰竭、死亡,作为医生的心情其实跟家属一样。早期的探索阶段真可谓举步维艰,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但我们甘愿啃这块‘难啃的硬骨头’。”
课题组全面系统地探讨了脊柱骨肿瘤各节段脊柱肿瘤最佳手术入路、切除方式、重建策略、各类脊柱肿瘤临床特点、外科治疗对策、预后以及相关辅助治疗,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脊柱肿瘤外科治疗技术,突破了一系列手术禁区,独创性地开展了多项手术新方法。其最为经典的经乳突下-颌下联合入路行寰椎侧块肿瘤切除技术,颈胸段肿瘤的颈胸角分型,并根据分型指导颈段脊柱肿瘤外科治疗策略的选择,为国际首创。
与此同时,课题组还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胸椎多节段肿瘤三椎体整块切除与重建技术,对颈椎骨巨细胞瘤等瘤种的研究填补了国内相关研究的空白。在此基础上,使肿瘤总体切除率由原来的40%提升至95%,术后局部复发率明显降低,其良性和恶性骨肿瘤局部复发率和5年生存率与国外同期水平相近。据统计,医院在过去的14年间共对2300余例脊柱肿瘤患者实施外科治疗,其手术疗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手术例数、肿瘤切除率均为全国首位。
为了让更多的患者获益,肖建如教授曾多次在国内外医学专刊和学术会议上专题介绍研究成果,迄今成功举办了六届全国性脊柱肿瘤外科高级研讨班。据悉,目前这一研究成果已在全国100余家大中型医院推广应用,使众多的脊柱肿瘤患者免遭死亡威胁或终身致残的厄运。“能帮助更多患者站起来,自如地行走,这是外科医生最大的成就。为了患者更为灿烂的未来,我们将继续去攻克一个个医学难题。”肖建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