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药物引起的急发型过敏反应已被人们广泛重视的今天,迟发型过敏反应却常被忽视。Coombs和Gell将超敏反应分为:Ⅰ、Ⅱ、Ⅲ、Ⅳ型,Ⅰ~Ⅲ型由抗体介导,可经血清被动转移。而Ⅳ型由T细胞介导,可经细胞被动转移,反应发生较慢,故又称为迟发型过敏反应(DTH)。
抗菌药物是临床使用最广泛的药物,随着抗菌药物的品种、规格的日渐增多,抗菌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逐渐上升。从全国各个地区收集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情况来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居于所有药品首位,其引发的迟发型过敏反应也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
青霉素过敏反应较常见,发生率为0.7%~10%,在各种药物中居首位。严重的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率为0.004%~0.015%,不及时抢救病死率很高。血清病型反应(Ⅲ型过敏反应)亦较常见,发生率为1%~7%。其他过敏反应还包括溶血性贫血(Ⅱ型过敏反应)、药疹、哮喘发作等。目前容易被忽视的迟发型过敏反应(Ⅳ型过敏反应)占过敏反应的10%~20%。
头孢菌素类药物可致皮疹、荨麻疹、哮喘、药物热、血清病样反应、过敏性休克等。一般来说,对青霉素过敏者中10%~30%对头孢菌素类药物也过敏,而对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的患者绝大多数对青霉素也过敏。
迟发型过敏反应的预后关键在于护理人员的细致观察及抢救是否及时正确。因此,“增加留观时间”可以降低其危害。目前用药结束后是否应继续留观,或应留观多长时间,国内外均无明确规定,国内的意见也不统一。
我们建议:卫生部应组织全国范围内的药物迟发型过敏反应现状调查,根据调查数据,论证应否建立及如何建立“医疗机构门急诊病人用药后留观制度”。目前,各医院应暂定门急诊病人用药后需留观30分钟,没有明显异常反应方可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