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重庆8月1日电 (通讯员刘胜江赵虹霖)卓越人才培养、拔尖人才引进、学术团队锻造、聘用人才优化、管理人才锻造,这是第三军医大学“八一”之际推出的五大人才专项工程。面对人才国际化竞争日趋激烈发展态势,该校瞄准建设世界医学名校,实施一流人才发展战略,完善了《优秀科技人才引进管理》《领军人才培养管理》等9项规定,大胆创新人才建设制度机制。
据介绍,该校建立起同行公认的人才评鉴考核机制。把在同行公认国际顶尖杂志和权威综合期刊上发表高水平原创性研究成果作为评价优秀人才的重要指标;在人才引进、调动、招聘、举荐、考核和研究生推免留校等方面,推行以现场答辩、通讯评审为主要手段的同行专家评鉴定制度,实行“三年一考评、五年一考核”,“非升即走、不养庸人”的淘汰机制。
他们推行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全校拉通评审制度,名额分配不搞单位平衡,确保把最优者评上去;通过设置“优秀青年人才擂台”,为在教学、医疗、科研及成果转化做出突出成绩的青年人才开辟提前或越级评任专业技术职务的快车道。
该校探索国际通行的人才引进管理机制,充分依托“千人计划”等国家顶尖人才工程,探索建立学科带头人和科室主任全球招聘和学术团队集体引进制度,用国际通行的机制引进管理海内外英才,对不能特招入伍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实行从15—100万年薪等特殊政策。
他们还推行唯才是举的聘用人员激励机制。打破身份界限,支持优秀聘用人才出国留学、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畅通聘用人员职业发展渠道,大胆把其中优秀者充实到医院、部系、科室领导和护士长岗位,并按同岗同酬原则发放岗位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