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作为一种疾病诊疗模式,目前在医疗界正逐渐开展。我在参与我院临床路径实施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愿与大家分享。
有些科主任反馈:纳入路径的病种不能判断其预期,例如所开出的长期医嘱不能预判什么时候停止等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是对临床路径定义认识不到位。既然是路径,就意味着现有诊疗路线成熟、稳定;如果整个诊疗过程无法预判,不能在一定的范围内掌控,而是每天都有超出预判的操作,长此以往,则路径变成了可任意奔跑的“地图”。因此,正确认识临床路径、在选择病种之初就应对基本概念非常清楚。
在实践中还发现,科室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形同虚设,这与临床科主任有直接关系。有些科主任在接受督查过程中直接将有关事项全部推到某位医师身上,这种态度不仅不能推进临床路径工作的开展,很大程度上还成了工作障碍。因此,科主任的态度对临床路径顺利实施起着关键作用。
临床路径工作不能一蹴而就,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在临床实践中需要不断评估分析,总结改进。因为医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疾病诱发原因也在不断变化。因此,临床路径专家组尤其是科主任,一定要把握临床路径动态信息,对实施的临床路径做好监管,做好及时的查缺补漏、去繁就简,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练就低耗高能的治病本领。
临床路径是一项系统工程,绝不是哪个科室、哪个医师简单依照个人想法设定实施的,它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科学论证,是遵照循证医学规律的一个客观体系。只要大家上下齐心,各司其职,一定能练就低耗高能的治病救人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