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脓毒症防治研究获新进展

2018-12-13 18:19:43浏览:30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本报讯由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姚咏明教授联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方向明教授、第三军医大学梁华平教授完成的“严重烧、

  本报讯  由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姚咏明教授联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方向明教授、第三军医大学梁华平教授完成的“严重烧、创伤后脓毒症免疫功能障碍机制及临床诊断防治新策略”,历时13年潜心攻关,首次阐明了免疫功能障碍在严重烧、创伤后脓毒症发病中的作用机制与临床意义,提出了新的诊断标准及早期干预措施,对提高烧、创伤后严重感染并发症的临床救治水平具有重要指导价值。该研究近日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病机制复杂,国内外对于严重烧、创伤造成机体免疫功能紊乱的确切机制及其在脓毒症中的作用尚未深入研究,临床上缺乏切实有效的免疫功能监测与调理措施。

  课题组通过多种动物模型,并结合11036例烧、创伤病例的前瞻性研究与多中心临床试验,从整体、器官、细胞、分子和基因等不同层次,系统、深入探讨了免疫功能障碍在烧、创伤脓毒症发病中的作用机制与临床意义。率先系统证明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参与了严重烧、创伤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的发病过程,从全新的角度认识HMGB1在脓毒症中的重要地位与免疫调节机制;首次报道了IL-1受体拮抗剂基因多态性与脓毒症易感性的相关性,发现CD14-159C/T多态性可影响烧伤后患者免疫麻痹状态,其中TT纯合子是特重烧伤后机体免疫应答反应异常的高危遗传标志;阐明了中国严重脓毒症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现动态监测单核细胞HLA-DR定量表达有助于精确了解患者免疫功能状态及预后判断,率先提出评价严重烧伤患者免疫功能障碍程度的标准;在此基础上,率先采用新的炎症、免疫调理策略对脓毒症进行干预,即同时应用广谱炎症抑制剂—乌司他丁和免疫增强剂—α1胸腺肽,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患者28天及3个月生存率显著提高。(张献怀)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西南医院举行首届西南地区机器人手术临床应用研讨会暨西南医院百例机器人手术庆典

上一篇:

长海医院:让脊柱畸形患者挺起胸膛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