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军区总医院八一儿童医院名誉院长 丁宗一
没有哪个病像肥胖症那样受到全社会各个年龄组的人如此关注,充满相互矛盾的认识和解释,让伪科学和商家大行其道。也没有哪种治疗干预措施像减肥那样让不同年龄、性别的人如醉如痴地投入金钱、时间和精神寄托。肥胖症是后工业化生活方式的痼疾,是社会能量的浪费,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的退步和反动,是我们自己制造的合法敌人。
儿童肥胖:环境因素影响大于遗传因素
近年来,我国儿童肥胖的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从1986、1996和2006年10年一次的我国城市儿童单纯肥胖症流行病学研究数据看,从0~1岁组开始,肥胖和超重的问题就已经出现了。调查还显示,我国儿童单纯肥胖症和超重的地理分布为北片、南片高,中片低。
在学龄前儿童单纯肥胖症中,有近半数的人是生后3个月内就开始出现肥胖的。另外相当一部分人是由3~4岁发生的肥胖延续而来的。出生后第一年是控制学龄前期肥胖的第一个重要时期,也是青少年期乃至成人期肥胖早期控制的第一道防线。5岁是第二道防线。要控制我国下一个10年肥胖增长率过快上升,应加强这两个年龄段孩子肥胖的预防和管理。
我国儿童期单纯肥胖症的危险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环境因素,其作用大于遗传因素。其中,家长的动机因素是我国儿童肥胖的主要驱动力,如过度喂养,过度保护和过度进食,其中溺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第二,低收入家庭是今后一段时间内持续产生肥胖儿童的一个重要来源。第三,室内活动量的明显降低是肥胖儿童的一个生活特点。第四,主食量、肉食量高,水果、蔬菜量低,进食过快是肥胖儿童的一个摄食特征。西式快餐和甜饮料是重要危险因素。第五,家长的动机因素对肥胖儿童超量喂养起着重要作用。第六,人工喂养、过早添加固体食物(在生后1~2个月就添加)和断奶过早是促成单纯肥胖症产生的一种喂养模式。第七,我国传统的重男轻女社会习俗和某些传统的文化观念,如过度约束儿童活动等是造成男童中重度肥胖检出率高的一个不可低估的动机因素。
脂肪组织:有强烈的记忆功能
有的肥胖者“喝凉水也长肉”,有的人坚持“饥饿疗法”,但即使吃得少,仍然长得多。脂肪组织仿佛是个不管不顾、自行其是的组织。原来,脂肪组织具有强烈的记忆功能。在胎儿期、婴幼儿期、青春期受到的营养刺激,如饥饿、过量摄食、过高的营养强度等都会改变个体脂肪组织凋亡调控程序的信号发放,使其朝向低强度方向并“记住”这个信息。当其生活周期中再度接受同类营养刺激后,强烈表达的是业已低减的凋亡调控。
脂肪组织不是一个静态的仓库,虽然它的活动规律目前并不明确,但它与摄食量、体力活动量的相关关系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脂肪组织是一个活跃的器官,具有多种功能,如单纯内分泌功能、神经内分泌功能、温度调控功能、机械保护功能、行为调节功能等。
脂肪组织与血脂有关联,但又不是简单的同一物质。血脂更多地以营养物的功能表达,包括营养支持和营养毒物的功能。体脂更多地表达为生理上的功能,包括正常生理功能和病理性亢进或低弱的功能。这里引发出许多值得探究的问题,所谓减脂,是指血脂,还是体脂?是降低其正常的功能,还是病理学功能?这些都有待科学家做进一步探讨。
预防肥胖:别用食物奖惩孩子
孕前期营养准备与保护不仅与促进胎儿正常发育有关,对防止出生后发生肥胖亦有重要作用。因为脂肪细胞具有“记忆”功能,无论在胚胎期,还是在生后的生长发育期所受到的不正常营养刺激(营养缺乏或营养过度)均可使脂肪细胞在受到再度刺激后过度增生堆积发生肥胖。在孕期要避免营养和进食不均衡,防止大吃大喝。孕期头3个月要防营养摄入不足,孕期后3个月要防营养过度和增重过快。保持适宜热量是避免日后产生肥胖的重要前提。
对婴儿要进行母乳喂养,并按照婴儿实际需要量适度喂养。在生后前3个月要避免喂以固体食物。在生后4个月时如果小儿已发生肥胖,应注意避免继续摄入过多的热量,特别在生后6~8个月时对肥胖儿应减少奶的摄入量,代之以水果蔬菜;用全米、全面代替精面制品。家长不要拿食物来奖励或惩罚幼儿。
在学龄前,要养成孩子良好的进食习惯,不得偏食糖类、高脂、高热量食物。养成参加各种体力活动、劳动的习惯,比如可以走路的时候尽量不坐车,上下楼时要自己爬楼而不要坐电梯。要养成每天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