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 勇 本报特约通讯员 汪学潮
2月11日上午,笔者跟随沈阳军区某分部后勤保障要素演练红方分队,紧急集结赶赴“战场”。出发前,担任应急卫勤保障任务的208医院医疗队,特意发给一张写有笔者姓名、血型等个人信息的卡片。面对笔者的不解,队长王宇解释道:“以备你受伤后急救之需。”
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笔者在一次冲锋中被判“重伤”,只能就地等待救援。很快,医疗队的救护人员乘坐野战急救车赶到一线。
躺在深可没踝的雪地里,笔者刚才奋勇冲锋释放的热能瞬间消退,感到浑身冰凉。此时,笔者想起领到的卡片能发出求救信号,拿出来一试,果然,收到信号的救护人员立即携带担架向笔者这边找来。根据“弹痕”,王队长判定笔者的伤情为“胸部肋骨骨折”,必须立即进行紧急处置。
硝烟迷漫,炮声隆隆,严酷的战场和寒冷的天气没有对医护人员造成太多影响,他们娴熟地给笔者包扎止血,随后,将笔者移到担架上固定好,快速后撤。负责后送的医护人员抬着担架在雪野里飞奔,体能和战术意识丝毫不亚于冲锋的战士。
进入救护车,王队长掏出笔者口袋里的卡片介绍说:“这是电子伤票,别看它小,却兼具跟踪定位和电子病历功能,只需用手持设备扫描一下,就能对伤员个人数据、伤情和救护措施等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存储和传输,可大大简化救治流程,争取救治时间。这次训练,我们还对电子伤票的‘耐寒’能力进行强化,确保在-35℃的极寒条件下也能正常使用。”
笔者“伤情”危重,被送往野战手术方舱进行紧急救治。方舱中,可调控手术床、无影灯、麻醉机、高频电刀、负压吸引器等设施一应俱全。经过清创、麻醉、胸腔引流、骨折固定、缝合包扎,笔者很快脱离“生命危险”。
“你们既是医生又是战士,真不简单。”目睹战场救护全过程,笔者由衷赞叹。王队长告诉笔者:“军医首先是军人,只有我们过得硬,官兵上了战场才没有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