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硬脊膜动静脉瘘 需准确识别

2018-12-13 18:23:43浏览:816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前不久,我院神经外科和介入科收治了一位男性患者。这位老人因腰腿疼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几年时间多方求治始终不见好转。我
前不久,我院神经外科和介入科收治了一位男性患者。这位老人因腰腿疼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几年时间多方求治始终不见好转。我们判断可能是椎管内硬脊膜血管畸形。经全脊髓血管造影检查,结果证实为一种罕见而易误诊的疾病——硬脊膜动静脉瘘。我们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将该病人硬脊膜血管上的瘘口切除,使其血流回到正常渠道。

  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是近年来才逐渐被人们认识的一种椎管内硬脊膜的血管畸形,临床极为少见,是指供应脊膜或神经根的细小动脉,在硬脊膜处与脊髓引流静脉相交通,导致脊髓静脉回流受阻,引起脊髓充血、水肿、坏死,产生一系列运动、感觉、括约肌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其运动障碍包括进行性肢体无力,活动量大时症状加重,休息后缓解,可伴有病理反射阳性,不及时手术可能完全瘫痪,难以恢复。感觉障碍包括肢体持续性疼痛、麻木,也有表现冷、热、电击样等异样感觉。括约肌功能障碍表现为排便困难,尿便潴留,排便时有异样的感觉,经常靠导尿、灌肠解决排便问题。

  本病以中老年为主、男性居多,主要发生在腰段至骶段,核磁共振T2加权矢状位像显示脊髓长T2信号,背侧有不规则流空信号,提示脊髓水肿和背侧血管扩张。血管造影可见脊髓表面有较多迂曲、扩张的静脉,并能显示供血动脉和瘘口的位置。本病因肢体运动、感觉障碍易误诊为椎间盘突出。又因肢体运动、感觉障碍不典型,伴有括约肌功能障碍,易被误诊为蛛网膜炎而延误诊治。目前被广泛接受的确诊标准是:年龄>40岁,男性;双下肢感觉、运动和括约肌功能异常,且症状进行性加重,体征不断发展;选择性脊髓动脉造影可发现硬脊膜动静脉瘘。

  临床上,治疗本病有手术和介入两种方法。目前随着对硬脊膜动静脉瘘疾病理解的加深,多采用手术方法,因为介入治疗容易复发。由于本病的自然病程呈逐渐加重的趋势,神经系统的损害在晚期为不可逆的,所以一旦确诊宜早期手术根治。

  (衣晓峰  徐劲松  胡月飞整理)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病例碰撞 让实践向指南靠近

上一篇:

青岛第二疗养院研究特勤人员健康需要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