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胡德荣)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谢东研究组与第二军医大学合作开展的研究,揭示了晚期肝癌用药索拉菲尼在早期肝癌治疗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近日在线发表在著名肝脏病研究刊物《肝脏病学》杂志上。
索拉菲尼(Sorafenib)是首个用于治疗晚期肝癌的口服药物,通过抑制细胞内多种丝/苏氨酸激酶和酪氨酸激酶的活性,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血管生成。但是,尚不清楚索拉菲尼能否抑制手术治疗的早期肝癌术后复发和转移。
科研人员设计了“种植——切除——复发”的过程来模拟和探索索拉菲尼对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研究发现,索拉菲尼能强力抑制小鼠肝癌切除术后肿瘤的原位复发和腹腔转移,并显著延长小鼠的生存时间。相比原发肿瘤,索拉菲尼能更加有效地抑制复发肿瘤的生长。
进一步研究还显示,术后与肝脏再生相关的生长因子活性的增加,提高了肝癌细胞对索拉菲尼的敏感性。专家认为,该研究结果为将索拉菲尼应用于早期肝癌的治疗,尤其是为早期肝癌术后治疗提供了有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