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秀永 孙丽华 特约记者 戴岳
院领导看望病人
军队医院面对医疗市场激烈竞争的新形势,如何正确处理好对地方有偿服务与为部队服务的关系?如何满足部队官兵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和现代战场的保障需要?请看——
两年间,沈阳军区第208医院相继推出两项为部队服务创新举措,吸引众多目光。
2010年8月,这家医院在沈阳军区率先建成使用面积达2300平方米的一站式军人专用诊区;今年5月,又建成军区首个室内模拟卫勤训练基地。两项举措,投资千万,到底值不值?一时众说纷纭。
建立为部队服务的绿色通道
“为部队服务的内容不是狭义的,虽以治病为主,但管理和教育更不容忽视。”曾在4所部队医院任过院长的孙景海院长,对为部队服务工作有着自己的思考。
他给记者说了一个事例,一个来自延边某部的战士,正处于手术后康复期,但父亲突然去世了,这个节骨眼上偏偏对象又提出分手,面对情绪异常波动又感到无助的年轻战士,思想工作谁来做?三分病,七分养。如果心理疏导不及时跟上,很不利于病情康复。再有,军人伤病员有明文规定,不能外宿。但有的伤病员住院期间偏偏要参加资格考试,怎么办?住院的军人伤病员来自各军兵种,集中教育怎么搞?……
这一连串的问题孙景海都把它晒在了医院办公会上。
经过认真讨论,院党委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医院资金并不充足的情况下,挤出500余万元,开辟一个“一站式”军人服务诊区。由此,一项项惠及官兵的做法也应运而生。
在专门设立的军人病区里,一名叫吴佟树的大学生士兵告诉记者,他正为参加医院组织的庆“八一”演讲比赛,忙着从军内政工网上下载资料呢。他说,这里开设了学习室、棋牌室,不仅能随时看到最新的报刊,还能通过政工网了解到部队最新发生的新闻,很方便。
记者发现这里还特设立一个军队伤病员管理科。
该科工作人员张弛助理员向记者介绍,这是医院与某集团军、吉林省军区的派驻人员联合成立的专职机构。因为,是院领导垂直领导,权利很集中。比如,每季度通报一次副主任医师以上专家出诊军人病号次数和各科室受部队患者投诉次数,直接与个人晋级、科室评先挂钩。
张弛助理还告诉记者,由于实行“专建专用,分开分管”,现在,部队官兵与地方患者一起排长队候诊的现象不见了,从就诊到住院,20分钟就能办妥;大型医疗设备检查和药品全部向部队伤病员和老干部开放,降低了门槛;全院预留军人床位不少于30张,实现官兵住院“零待床”。仅去年医院补贴部队伤病员医疗费就近千万元,为部队服务的“绿色通道”真正做到了畅通无阻。
在军队伤病员管理科,记者了解到,住院官兵日前对为部队服务进行了一次无记名打分,满意率高达99%。
关爱生命,就要用心呵护生命
“医学是用心灵去温暖心灵的科学,这是为部队服务追求的真谛。”医院刘明生政委深情地对记者说,关爱生命,就要用心去呵护生命。作为一所军队医院更要体现在为部队服务的每一个医疗环节,体现在点点滴滴的工作中,只要官兵需要,再大的投入也值得。
院长孙景海深有感触地说:“为部队服务没有上限,做好常规动作是本分,打破常规,延伸触角,优化内涵,才能体现最优质的服务。”
曾陪同军区首长来208医院检查的某集团军军长高光辉深有感慨,208医院为部队服务排除虚光,目标准,工作实,给部队解决了实际问题。记者在军队伤病员管理科了解到,近两年来,仅医院为9名患血液病的战士,总计花费就高达140万元。
部队伤病员住院后,部队领导的心也牵到了这里,病情治疗得咋样?有没有违规行为?为排除这些不必要的担心,208医院管治病不忘管教育,让医院成为“第二连队”。
医院政治处主任祝秀永对记者说:“成立‘第二连队’后,为很多住院官兵找到了心灵的港湾。”大学生士兵吴佟树患强直性脊柱炎后,曾一度对治疗失去信心,通过参加医院组织的文艺活动,不仅脸上绽放了自信的笑容,还带动了身边一批战士积极参与各项活动。近两年来,像小吴一样的部队患者有16次获得医院的各种表彰和奖励”。
要为官兵的健康防线站哨
医院器械维修站张文龙站长跟记者说到这样一件事。某仓库25名干部血压都高,一起吃了半年多的降压药。真有这么巧?张站长觉得肯定有问题。他马上驱车到这个仓库,拿来官兵使用的血压计一查,发现计量单位偏高。正常血压都变成了高血压,25名干部吃了半年不该吃的糊涂药。
院长孙景海在医院常委会上动情地说:“官兵为祖国安全站哨,我们要为他们健康防线站哨。不然,就是严重失职啊!”
追根溯源,反思自责,院党委找到了差距,过去虽然经常帮助基层带骨干,修设备,但并没有真正服务到位。要想见成效,必须创新服务机制和手段。
对此,医院提出了保障重点由“医疗为中心”向“预防保健为中心”转换的思路,在全区范围内率先实施了集院前、院中、院后服务为一体的 “健康圈”闭合服务保障模式,先后建立了健康教育、巡诊体检、疾病预防等20余项系统化联合保障措施。两年来,随着新型保障的实施,一线战斗部队师以上军官体检率达99.8%,高山边防等艰苦基层单位巡诊覆盖率达98%,因训练、生活饮食习惯所致的7种(伤)疾病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官兵住院率在保障对象数量翻倍的情况下没有出现新的增长。
现代战场是张真正的大考卷
3个月前,薛文章从一个山沟仓库调任208医院副院长。令这位整日在基层摸爬滚打的带兵人没有想到的是,自打到医院报到那天起就没有脱下过迷彩服。
薛副院长对记者说,原本以为到医院清闲了,没想到卫勤训练任务这么重,这是自己没有想到的。看着眼前急速掠过的迷彩方阵,这位副院长自信地告诉记者:“我们这支由70人组成的应急兵站医疗队和10人组成的野战血站,虽然都是由博士、硕士和学士组成,但军事素质丝毫不比其他部队差。”
“为部队服务永无止境,现代战场是张真正的大考卷。军事和专业素质不过硬,就拿不到现代战场的入场卷。”落差逼出的恐慌感,让医院党委“一班人”的目光齐刷刷地瞄准了现代战场。
博士、硕士首先得是战士;平时是保障队,战时就是战斗队。基于这样的共识,为着力优化训练环境,医院党委做出一个大胆决策,决定再投资600万元建立军区一流的室内卫勤训练基地。
2011年5月25日,新华社悄然发布一则消息:沈阳军区首个室内模拟卫勤训练基地在第208医院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这条新闻很快引起关注。
记者实地参观了解到,新建成的模拟训练基地占地近千平方米,配置了一百余(台)件国内先进的仿真模拟设施设备、基础训练器械器材,集岗前培训、医护教学、野战训练及考核等为一体,设置了卫勤指挥中心、野战外科、三防医学、手术、医疗护理基本技术、急危重症、战伤救治等近20个综合训练室,具有功能齐全、管理规范、训练成体系等特点。
在模拟训练过程中,这个基地引入现代医学模拟教育的最新理念让人耳目一新,应用物理、化学、材料科学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技术,融入生理驱动、触觉感知等前沿科技,采用实践教学、情景教学和个体化教学手段,为野战外科、三防医学、临床医学训练提供逼真模拟环境,为军事医学各单项技能和综合技能培训创造了良好条件。
眼睛紧盯战场,使医院党委的目光投的更远,为部队服务的方向也延伸更远。
记者在医院提供的近两年科研审报表中看到,26项课题都与为部队服务有关,都与战场贴近。其中《寒区作战卫勤保障研究》等3项课题,获得总部军事科研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