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发现肝癌预防判断潜在靶标

2018-12-13 18:31:59浏览:55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本报讯(通讯员肖鑫记者陈青)肝癌治疗效果好不好,并不仅仅取决于医生的治疗方案,更多的因素也许仍在患者自身。第二军医大学免

    本报讯  (通讯员肖鑫  记者陈青)肝癌治疗效果好不好,并不仅仅取决于医生的治疗方案,更多的因素也许仍在患者自身。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所长、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曹雪涛院士课题组及其合作者发现,人体内一种名为microRNA-199的基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表达得越高,肝癌复发的概率就越低;基因表达得越低,肝癌复发的可能性就大增。
    
    科学家们的这一发现证明了临床中常常可以见到的病例,不同患者罹患同一种、同一期的肝癌,采用同一种治疗方案,他们的效果仍有可能大相径庭。中国科学家的这一创新性发现昨天刊登在《癌细胞》杂志(《Cancer Cell》)上。
    
    课题组通过深度测序和生物信息技术,进行人正常肝脏、病毒性肝炎肝脏、肝硬化肝脏和人肝癌microRNA组学分析,发现microRNA-199基因表达对肝癌预后的影响,并证明microRNA-199能够靶向抑制促肝癌激酶分子PAK4,从而起到抑制肝癌生长的效果。这为肝癌的预防判断与生物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靶标。
    
    肝癌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此前的研究发现,microRNA与多种疾病包括癌症发生发展机制有关,对它的研究已经成为近年生物医学界的前沿热点。为探究在肝癌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哪些microRNA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十一五”对曹雪涛课题组给予了重大资助。
    
    曹雪涛院士与博士生侯晋、林莉及周伟平教授等与清华大学医学院、浙江大学免疫所、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上海长征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广西肿瘤医院、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华大基因、国家疾病控制中心等10家合作单位联合攻关,先通过深度测序技术,首次获得了人正常肝脏、病毒性肝炎肝脏、肝硬化肝脏和人肝癌组织的microRNA组数据,应用生物信息技术分析了肝癌与正常肝脏microRNA组的差别,发现人正常肝脏高丰度表达的microRNA199,在人肝癌中因为组蛋白甲基化改变而普遍性显著降低,进一步通过4个独立的肝癌患者临床队列分析证明,microRNA-199的低表达与肝癌患者的生存期降低显著相关。
    
    研究表明:microRNA-199能够靶向抑制PAK4进而抑制下游ERK信号通路从而抑制了肝癌细胞的生长,肝靶向性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的microRNA-199基因治疗能够显著延长肝癌裸鼠生存期。由此提出microRNA-199是肝癌预防判断与治疗新的潜在靶标,为肝癌生物治疗提出了新方法。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第八一医院参加“弘扬雷锋精神、高举志愿旗帜、建设幸福城区”活动

上一篇:

第八一医院普通外科成功开展腹腔镜下全结肠切除术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