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春梅
引言:闵家新从事胸外科专业的经历,拣重要的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看”的阶段,是他刚刚从心血管外科副主任调任为胸外科主任,到北京不到100天的学习时间,看了上百台手术;第二个阶段,是“站”的阶段,每一台手术,他要站至少3个小时。
名医榜
闵家新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市首批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重庆市胸外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军胸外科分会委员,全军战创伤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市胸心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暨胸腔镜分会副主任委员。在肺部疾病的临床外科治疗,特别是肺癌的扩大化外科治疗、婴幼儿胸外科疾病的外科治疗等方面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在全国、全军有较高知名度。对肺癌的扩大化手术治疗具有较多经验,对手术后的处理有较多经验。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医疗成果二等奖各1项,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看”进门道的胸外科专家
在被誉为“医学之花”的外科当中,胸外科当属最危险和辛苦的部门之一,因此被称为“花中之花”。由于工作强度和医疗事故的危险等原因,胸外科甚至被称为“医学界的3D(危险、肮脏、低工资)行业”。然而,闵家新却不这么认为。“虽然胸外科要求的医术含量非常高,但只成竹在胸,就没有困难阻挠。”
10年前,闵家新从新桥医院心血管外科副主任调任为胸外科主任。“心和胸其实是一个整体。有了心外科的经验,对胸外科手术来说就是个双保险。”上任初期,闵家新去到了北京301医院学习普胸方面的手术。在那里,闵家新主动担任起管护病人的工作,和年轻的住院医生们一起查房巡诊。因为不能上手术台亲自操作,闵家新每次都认真的在旁边“看”手术,同一类型的手术都要看上十几次。不仅如此,他还抽空跑去其他医院“看”手术,把手术的每个步骤都熟烂于心。在北京学习不到100天时间里,闵家新“看”了上百台手术,脑海里也默默“操作”了无数次手术,硬是“看”进了胸外科的门道。
“我们科室今年的手术量有600台左右,是10年前的6倍,手术量位居重庆市本学科前三名。”在闵家新的带领下,新桥医院胸外科成为了国家重点学科,手术成功率达98%以上,手术病人年龄范围也不断扩大,最小年龄为出生2小时的新生儿,最大年龄为85岁高龄老人。
多站一会儿换得病人的幸福
在新桥医院胸外科的病人基本上都是病情偏重的病人,许多医院不愿意接受的危重病人,科室都接收了下来。这不光是因为胸外科有着先进的医疗技术和治疗能力,还因为科室里的一条不成文规定:不推脱病人。
“我是个心软的人,但绝对不是可怜病人。这是医者的责任,只要有1%的把握可以切除掉肿瘤,都要尽力去做。”闵家新如是说。
三年前,新桥医院成功的为四川蓬安县一对胸腹相连的连体男婴“分身”。这对名为陈新陈桥的小哥俩在挽回了生命后,因为先天胸廓发育畸形,两岁多还不会走路。随着他们逐渐长大,其胸廓发育畸形也越来越严重。
为了治疗方便,兄弟俩跟着打工的父亲住在医院附近,闵家新经常会在医院里遇见两个可爱的孩子。每次听到小哥俩亲热地叫着“爷爷”时,闵家新的心里都会一阵难受。“哥哥陈新有40%的胸骨发育畸形,而弟弟陈桥有80~90%的胸骨发育畸形,情况更为严重,有时睡觉头一低下来,就会顶着胸前凸起的包。这对孩子的成长和心理影响太大了。”
今年5月,闵家新亲自操刀先为陈新实施了胸廓矫正手术;8月5日,又为陈桥实施了同样的手术。但由于陈桥的畸形面积大,手术困难程度要大得多。术中,闵家新小心地打开其胸部,将突出的胸骨与胸膜分离开,然后将突出的胸骨切除。经过数小时的精心手术,手术成功完成,全程出血不到20毫升。
胸外科最简单的手术通常也得3小时左右,但在闵家新看来,自己只是多站一会儿,多累一会儿,对病人而言却是一辈子的幸福。
患者的认同是他的满足
随着新桥医院胸外科在行业内的名气越来越大,找闵家新看病的人也越来越多。有时,也会遇到病人递上红包,闵家新都会在手术前让护士长第一时间退还给病人,让病人和家属打消这个念头。为了不让病人和家属找到办公室来,闵家新还悄悄地摘掉了办公室外的主任门牌,有事情就到病房里直接与病人和家属面对面交流。
“其实病人就是想要一种安心,但我们就要做到负责、透明,让他们宽心。”闵家新经常对年轻医生讲:如果医生大笔一挥,有可能就是病人好几个月的生活费,就算治好了病人得病,带给他们的也是沉重的负担。
“对于病人来说,其实医生对他10分的尽心,他们就会用100分去感激。”闵家新说,这样的感动其实太多太多。
一个寒冬的早晨,才7点多钟,闵家新家里的门铃就响了。打开门一看,一个穿着单薄的农民背着10斤黄豆、糯米、鸡蛋,提着一只鸡,满头大汗地站在他面前。原来他曾是闵家新的病人,为了感谢闵家新,他连夜坐了几百公里的车,想要给闵家新送点年货。闵家新不忍当面拒绝他的一片心意,转身从柜子里取出1000块钱,塞到他手中,作为孩子的学费钱。
还有一次,当闵家新在路过病房时,一位病人指着他向另一位新住进来的病人悄悄介绍说:“这个医生很好很好很好。”这句简简单单的赞美瞬间触动了闵家新的心。“荣誉、钱财和切身利益,这些对于一个医生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呢?能救人于危难,能助人于幸福,这就是医者最大的满足和收获。”
宣保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