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身边的事最生动 身边的“星”最闪亮

2018-12-13 18:33:21浏览:284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作者:邓林峰 李雄庚 张 顺2月下旬,笔者走进广州军区第421医院,看到驻地故事会、医院发展图片展、医院医护人员护航日记都成

作者:邓林峰 李雄庚 张 顺 
  
    2月下旬,笔者走进广州军区第421医院,看到驻地故事会、医院发展图片展、医院医护人员护航日记都成了“赞颂科学发展成就、忠实履行历史使命”教育的活教材,并且深受官兵欢迎。医院院长陈大军说:“挖掘身边资源开展教育,就能把远的拉近,把虚的变实,把道理讲到官兵的心坎里。”

    28个故事讲述驻地变迁

    2月21日上午,广州塔下珠水荡漾,亚运会开幕式场馆游人如织,该院组织的“广州塔下赞成就”故事会在这里拉开序幕。

    “我刚来广州时,还没有广州塔,海心沙也只有一些旧建筑……”上士沈涌第一个走上台,“2005年11月25日,广州塔正式动工,那时候这塔下还是一片荒芜。要问我为什么对这个时间记得这么清楚?因为这是我和爱人第一次在广州见面的日子……”沈涌结合自己和爱人在塔下的16次约会,介绍了塔体建设、特点及功用,深深吸引了全场官兵。

    他的话音刚落,主持人申燕及时引导:“广州塔让世界瞩目,它的拔地而起正代表着广州的飞速发展,代表着祖国的腾飞!”

    儿科医生陈玥的爱人在广州越秀区一家单位工作,以前乘坐公交车经常堵车,“地铁开到医院”成为全家人的期盼。随着地铁2号线延长线开通,他们如愿以偿。陈玥以《和地铁有个约会》为题,道出心中的感受:“地铁为我们的生活提速,放眼世界,中国经济腾飞也为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可以说是世界的福音!”

    小故事折射大成就。两个小时里,官兵讲述的28个小故事让大家对驻地发生的变化无限感慨,对祖国的明天充满信心。

    400张照片折射医院发展

    “大家看,这张照片上的医院大门又旧又窄,对比现在大理石柱撑起的大门,谁能不感慨医院发展……”2月20日,该院办公楼前操场上人头攒动,大家围在一组近30米长的图片展板前,兴致勃勃地谈论医院发生的巨大变化。

    “这是我们组织的赞成就、说幸福、思源头图片展。”政治处主任刘新梅告诉笔者,他们在全院征集了400多张官兵拍摄的照片,制作成这组图文并茂的展板。笔者看到,新旧画面的直观对比形象展现了医院全面建设的突出成绩,成为大家感悟医院发展足迹的鲜活载体。

    摄影“发烧友”、医学影像科主任郝健精心挑选了记录医院大门变化的6张照片,起名为《发展之门》,为大家打开了一扇喜看医院发展成就的大门……一张张照片讲述的是医院发展的轨迹,折射的是军队建设的成就。

    百余篇护航日记见证光荣使命

    “在异国海域护航,能更深切地体会到祖国在心中,人民在身后,使命在肩头。”这段话摘自该院普外科医生陈意的护航日记。

    自2008年开始,该医院就抽组医护人员参加中国海军护航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他们不畏艰苦、不辱使命,出色完成各项医疗救援任务。一次,一艘商船的老技师突发尿路结石、感染,接连三天尿血,危及生命。接到求救信号后,跟随海军护航编队的陈意紧急前往商船救援。经过12个小时的救治和观察,患者的病情终于得到控制。陈意有感而发,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段肺腑之言。

    护航期间,医护人员除了经受风浪洗礼和险重任务考验外,还要忍受与亲人的长期分离之苦。该院麻醉科医生颜志伟随队护航期间,父亲不幸患肺癌离世。不能为老人送终,成为颜志伟永远的遗憾,他在日记中写道:“自古忠孝难两全,只有化悲痛为力量,完成好使命任务,才能告慰老人的在天之灵。”

    一篇日记就是一堂生动的教育课。百余篇护航日记一经展出,立即引发医院官兵对使命话题的热议。医院因势利导,组织开展“争做人民健康卫士、争当卫勤保障尖兵”活动,得到大家积极响应。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廖万清院士为同行免费提供菌株

上一篇:

309医院新进站博士后袁小东应邀在2012年欧洲放射学大会上作大会发言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