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是高中三年级的学生,既往没有任何疾病病史。最近,他因休息不好、紧张等原因出现频繁心悸。到医院做了心电图检查后发现,他有频发室性早搏,医生诊断为心律失常。
青年老人都会出现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十分常见的,在人的一生当中难免会出现,许多疾病和药物也可引起和诱发心律失常。在各种心律失常中,窦性心律不齐发病率最高,占25%~27%。窦性心动过速次之,占20%~22%。此外,窦性心动过缓占13%~15%,室性早搏占14%~16%,房性早搏占5%~7%,心房颤动占11%~15%,房室传导阻滞占5%~7%,还有其他类型的心律失常占5%~8%。
心律失常在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生。青年人出现的多是心动过速、早搏;而中老年人会出现房颤,室性心动过速等。儿童发病相对较少。
健康人也会心律失常
一部分心律失常是找不到病因的,可发生于正常人。有时,健康人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过度疲劳、大量饮浓茶或浓咖啡、饮酒过量、大量吸烟时,神经系统的调节受到干扰,影响心跳,产生心律失常。
在一些疾病状态下,如感冒,感染性疾病,脑外伤,甲状腺机能亢进或低下,以及麻醉和一些药物毒性作用,也会干扰电信号的产生或传导,从而引起心律失常。
另外,研究发现,几乎所有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等都会有心律失常的表现,这是临床上导致心律失常的常见原因。
心律失常种类不少
窦性心动过速 指窦性心律,但心率>100次/分,心脏长时间搏动过快。常见于运动、情绪激动、发烧、甲状腺机能亢进以及心力衰竭等情况。某些药物如阿托品和肾上腺素等也可以引起心动过速。
窦性心动过缓 指窦性心律,但心脏搏动过慢,心率<60次/分。可见于运动员和老年人,另外也发生在颅内压增高以及某些器质性心脏病患者身上。
早搏(房性或室性早搏) 心脏的搏动提早出现,并且电信号不是由窦房结发出时就称为早搏(期前收缩)。正常人可以出现早搏,往往与精神紧张、消化不良和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等有关,上面所提的小李就是这种情况。当然,早搏也可以在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电解质紊乱及服用洋地黄类药物等情况下出现。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简称室上速,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多见于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年轻人,在老年人中女性略多于男性。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简称室速,是一种严重的快速心律失常,可发展成心室颤动而导致心脏性猝死。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也可以见于严重的电解质紊乱、药物中毒和心脏手术过程中,极少数发生在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身上,发作特点与室上速类似。
房扑和房颤 是老年患者中常见的心律失常,经常伴有窦房结功能减退的表现。也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例如心力衰竭、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等患者身上。
室扑和室颤 是非常严重的心律失常,多是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到了晚期的表现。
心律失常要对因施治
心律失常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不同病人可能有不同的病因,因此治疗方法不同。治疗前要根据详细的病史、体检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
评估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患者的心律失常是否需要治疗。二、应采用何种方式,药物还是非药物方式治疗。如果病人心律失常频发,症状明显,影响工作和生活,或是心律失常对心功能有影响,甚至有猝死的危险,就应该采取治疗措施。对于合并有心脏或是全身其他疾病的心律失常,首先要控制原发疾病。大部分情况下原发病控制好了,心律失常也会随之减轻。如果基础病变加重,心律失常也不易治疗,这时原发病的治疗应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