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吸入麻醉药异氟醚 不适合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2018-12-13 18:33:29浏览:20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吸入麻醉药异氟醚引起的哺乳动物脑组织阿尔茨海默样改变,可能是由于药物作用于产生细胞能量的结构——线粒体引起的。近期,

  吸入麻醉药异氟醚引起的哺乳动物脑组织阿尔茨海默样改变,可能是由于药物作用于产生细胞能量的结构——线粒体引起的。近期,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的科学家张艺潆和谢仲淙等发表在《Annals of Neurology》上的研究证实,应用了吸入性麻醉药异氟醚的小鼠在学习和记忆标准测试中出现了行为受损的表现。但这一结果并未出现在应用了另一种吸入性麻醉药地氟醚的小鼠身上。与此同时,他们还进一步发现这两种吸入麻醉药对于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有显著不同。

  该研究小组之前的研究已经提到,手术和全身麻醉可以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并且指出有少数但有显著意义的手术患者在术后表现出短暂的认知功能障碍。早在2008年,该研究小组的成员就曾发现,异氟醚可以诱导小鼠脑组织阿尔茨海默样改变,表现在增强细胞凋亡酶的活性以及增加该病标志物—β淀粉样蛋白(Aβ)片段的生成。当前的研究试图揭示异氟醚诱导脑细胞凋亡的潜在机制及由此造成的行为学后果,同时进一步比较异氟醚与另一种不伴有神经元损害的常用吸入麻醉药地氟醚在以上方面的不同作用。

  在一系列的实验中,研究者发现异氟醚可以引起体外培养的细胞和小鼠神经元线粒体膜渗透性增加;干扰线粒体膜两侧的离子平衡;降低由线粒体产生,参与细胞能量代谢的酶——ATP水平;增加细胞凋亡酶半胱天冬酶(caspase)水平。其结果还提示异氟醚诱导细胞凋亡的首要步骤是增加活性氧(含有可损害细胞成分的不稳定氧)的生成。相对于对照组,接受异氟醚麻醉后2~7天的小鼠在标准的学习记忆测试中表现为能力显著下降。但未发现地氟醚能产生上述细胞学和行为学影响。


  点 评

  每年大约有850万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需要接受麻醉和手术,为这些患者提供更安全的麻醉方案,需要麻醉学、神经病学、老年医学的专家与其他专业专家的通力合作。因此,需要能够鉴别出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和认知功能障碍影响更小甚至没有影响的麻醉药物。

  事实上,早在2007年4月健康报曾对这一研究的早期成果进行过报道,但当时还只是实验室中的初步结论,其结果还远不能说明问题。所幸研究者经过近5年的研究,终于进一步在动物实验中揭示了异氟醚对线粒体的影响机制。

  作为合作伙伴,我们与该研究小组合作进行了异氟醚和地氟醚对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接受异氟醚麻醉的手术患者在术后一周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而接受地氟醚或蛛网膜下腔麻醉的患者没有认知功能减退。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今年2月份的《Anesthesia and Analgesia》上。但由于只涉及每组15名病人,因而该研究结果还需要大样本研究去证实。(北京友谊医院麻醉科  张  滨  田  鸣)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吴孟超从医68周年暨90华诞座谈会举行

上一篇:

胰腺癌诊治研究有三方面进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