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每年新增肿瘤病人220万,已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的第二位死亡原因。化疗是肿瘤综合性治疗措施中不可替代的治疗方法。但由于肿瘤的异质性及患者的个体差异,在化疗过程中,肿瘤产生耐药性是影响化疗的最不利因素。因此,检测肿瘤病人的耐药发生及变化规律,适时调整用药是成功个体化治疗的关键。
我们课题组通过18年的研究,先后对529位患有肿瘤的儿童和成人进行了耐药基因检测,首次发现了ATRA相关耐药基因HA117,耐药基因转染骨髓造血干细胞可保护骨髓提高化疗疗效。同时还找到了监测肿瘤耐药的新技术,阐明了化疗药物血脑屏障机制以及低频超声辐照可降低肿瘤耐药现象的机制。该研究成果已于近日获得2011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目前,我们已经建立了MDR1、MRP、LRP三种耐药基因外周血检测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法,在化疗期间肿瘤病人只需每隔1~2个月抽血检验,就可让肿瘤化疗医师动态了解患者耐药的变化,为选择敏感化疗药物提供依据,已有2000余位患者接受了耐药监测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