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记者 姚洪华
在武警总医院神经干细胞移植科的病房里,住满了小儿脑瘫、脊髓损伤、脑外伤、脑血栓等疾病后遗症的病人,而许多患者是冲着“安大夫”的招牌去的。
7年前,神经干细胞移植科成立时,距离这种细胞发现只有10多年时间,很少有医生专门研究,临床运用更少。34岁就被任命为科主任的安沂华,整日整夜守在科里,吃住在病房,细心观察每一个细节,认真研究术前术后的病况对比。一个疗程下来,病人由原来的患侧肢体无知觉到有知觉,由别人搀扶到主动迈步,安沂华成功了。
为了帮更多的病人驱走病魔,安沂华创新了用微创技术进行干细胞移植的治疗方法,先后研发了静脉注射立体定向、CT引导下脊髓内注射神经干细胞等10多项技术,有些在国际上都处于领先地位。
2009年5月,上海一位颈2水平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使用呼吸机已经13个月。20多家医院的定性如出一辙:终身与呼吸机相伴。绝望之余,患者家属找到安沂华。
“医生的价值在于治病救人。只要有一分的希望,就要尽百分的努力。”可讨论时,科里其他人都不同意做这个手术,原因很简单,医学史上,完全失去呼吸功能,使用呼吸机8个月以上的患者,恢复呼吸功能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为了群众,为了患者,即使砸了牌子,也在所不惜。”安沂华还是定下了决心。3天3夜,安沂华寸步不离地守在患者身边,密切观察病情。让人欣喜的是,患者术后竟然逐渐有了自主呼吸。如今,患者每天累计自主呼吸达10多个小时,并且仍在恢复中,创造了医疗史上的一个奇迹。
技术成熟了就应该服务百姓,安沂华利用诊断、手术和科务会等时机,把所学所悟传授给大家,甚至连“压箱底”的绝活都毫无保留。现在,科里的12名医生个个都能独当一面。
在我国患小儿脑瘫、脊髓损伤、脑外伤、脑血栓等疾病后遗症的病人很多,光脑瘫患儿就有600多万。由于治疗费用高昂,不少家庭都难以承受。“群众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即使没有一分钱,我们也要收治。”几年来,安沂华遇到了一些特别贫困的患者,他都会想方设法提供帮助,据不完全统计,安沂华借助社会力量为患者争取各类捐款1000余万元。去年初,媒体报道了13岁的安徽小姑娘黄凤在母亲改嫁后坚持7年照顾高位截瘫的父亲,带着父亲四处求医的故事后,安沂华通过各种途径找到小黄凤父女俩,决定收治黄凤的父亲黄志仁,并为其减免手术费。安沂华还组织全科人员为其捐款2.56万元。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后,黄志仁病情已经得到明显改善。
“百姓满意就是对我的最高奖赏。”几年来,在院党委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安沂华带领全科人员用技术和服务赢得了群众的信任,来院看病的人越来越多,先后救治患者2000多例,预约治疗的病人达到1000多名,住院治疗甚至要排队等到1年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