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先武 本报通讯员 潘正军 孙燕
图为连平(右)在远程医疗系统演练中。
科技群英谱
远程医疗会诊系统艰难问世,电子伤票系统走进战场,野战单兵搜救系统改写战救保障模式……近年来,这些在推进我军卫勤保障模式转变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科研成果,都与南京军区第85医院副院长连平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连平也是全军远程医学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在灿若星辰的军队医学专家方阵里,他凭借过硬的成果,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从事军队医学信息化研究16年来,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奖7项、国防发明专利20项,3项重大科研成果填补了我军空白。
丢下手术刀,走进实验室
“听说了吗?骨科的老连要转行了!”16年前,一则关于连平的“八卦新闻”在第85医院传得沸沸扬扬。
此时的连平,已从事骨科临床21年,获过国家科技进步奖、军队科技进步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只要沿着这条路走下去,等待他的将是令人艳羡的明天。
而那时,我国远程医学工作刚刚起步,军队研究应用尚属空白。连平对军队医疗信息化现状有着深深的焦虑。
远程医学是医学与信息学相互交叉渗透的新型学科,需要的是医学专家与计算机专家“联姻”。寻找医学专家不愁,但计算机专家从何而来?谁愿意放下好端端的临床医疗工作来攻这个“冷门”?
连平要做这第一人!
走出熟悉的病房大楼,走进一间20平方米的科研小屋,连平开始了自己的科研攻关。
回顾那段日子,他常感慨道:“那几年,我相当于自学了一个计算机专业的本硕连读!”
硝烟弥漫的演兵场,激战正酣。一名伤员被抬下送进野战手术室,远程医疗系统瞬间开启,远在千里之外的专家“面对面”指导,成功实施手术;
疫情突袭,国人恐慌,网上课堂遍布全军每座军营,大江南北,三军共享一堂课,官兵在第一时间普及了防疫知识和防范措施;边防海岛告急,官兵突发疾病。卫星连线瞬间完成,都市医院到海岛天涯成咫尺,大专家服务官兵成为现实,让患者很快转危为安……
如今,远程医疗事业的飞速发展,得益于连平的科研攻关。
远程医疗系统连接三军官兵,必须在各地设站。短短3年时间内,连平牵头上高山、下海岛,为全军各级医疗机构设立远程医疗会诊工作站。
对于“远程会诊系统”这个“新生儿”,需要人才支撑才能运行。连平向总部请命承担起人才培训工作。从1998年5月开始,他和自己所带的团队,面向全军组织了13期培训,为全军培养了一批批技术骨干。
2000年1月23日,一台集手术外科、显微外科等为一体的高难度综合性手术,在第85医院7号手术室进行。来自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的王玮教授一边手术一边讲解,画面与声音同步远程传输到千里之外的第404医院……这是我军第一次成功实施的远程医疗教学。
我军战场有了自己的“黑匣子”
金秋时节,沙场点兵,一场实兵对抗演练正在进行。一名战士“中弹负伤”,滚落到两米多深的壕沟后,只见他轻按左肩的呼救按钮,呼救信号穿墙透垒,瞬间便发送至战地救护人员的手持机上。
救护人员点击手持机,伤员姓名、部别、病史、血型和伤情以及目标方位等信息全部显示出来。3分钟后,救护人员便完成精确搜救,将伤员送至野战手术室……
这一崭新的战场救治模式,产生于连平的又一项革新成果——“野战单兵搜救系统”。这一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发成果,标志着我军战场有了自己的“黑匣子”,再次填补了我军军事远程医学战救信息技术的空白。
连平研发的远程会诊系统,改写了官兵传统的就医模式。但他并没有满足,而是把目光投向了形态不断演变的未来战场。
某山岳丛林,一场实兵对抗演习如期打响。突然,一名战士不慎落水,纸质伤票被水浸湿,难以辨认,战场救治时间被延误……在现场观摩的连平发现,仍然沿用纸质伤票记录官兵的姓名、单位、血型等基本信息,内容少,保存难。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几十年前,外军就已用电子伤票取代了纸质伤票,为何我军在这方面仍是空白?他心里蹦出一个字:干!
连平带着攻关小组下部队调研,先后到中科院、北京大学、军事医学院等数十家军地科研单位了解相关高新技术发展现状、寻求技术支持,并积极建议总部立项。
2007年5月,在闽南某演习现场,军区一位首长看到电子伤票系统后,郑重地对连平说:“这个系统很好,如果你们能把实时感知的卫勤数据与作战指挥平台无缝对接,让指挥员能及时掌握作战伤亡信息,就更具有军事价值!”连平当即向首长表态,坚决完成这一重大任务。
他带领研发团队在某研究所实验室,连续奋战1个多月,有效解决了数据格式、数据传输和加解密等问题,成功研制了数据嵌入中间模块,攻克了卫勤数据与作战化指挥平台融合的技术难题。
一个难题解决了,另一个难关又摆在连平面前。怎样从火线开始把卫勤数据通过战术互联网传入作战指挥平台?演练现场,连平带领团队昼夜奋战、连续攻关,10天内完成了在别人看来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首次将具有重要价值的伤员数据从火线开始逐级推送进入作战指挥平台。经检测,系统数据传输流畅、性能完好、安全可靠,达到处置批量伤员救治信息的能力、效率和质量,为指挥平台实施精确高效的卫勤指挥决策提供数据依据,很好体现了战救信息的时效价值和共享效应。
2011年10月,在苏北某演练现场观摩该系统后,首长高兴地对连平说:“战场信息化建设,你们卫生系统走在了前面。”
“不管你受伤倒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
心中有兵,“转身”有根。
连平这个老兵,把每一名战士的生命看得比天还高。
2001年4月,美军侦察机在某海域上空撞毁我方战斗机,飞行员王伟跳伞落海后壮烈牺牲。海军及地方有关单位和当地群众,克服海上恶劣环境和复杂气候等因素,连续奋战14个昼夜搜救,但依旧没有找到英雄。
也许,全国人民只是把此事当成新闻事件,而连平脑海里却浮现出未来海战的情景。海战中,肯定会有大批海上“伤员”落水,目前还没有系统的海上搜救系统。这既是当前的空白点,又是卫勤战救的现实需求。
一个好点子,往往只需要一瞬间的火花。连平灵光一闪:要让“单兵搜救系统”像一艘快艇一样,驰骋在呼啸的大海里精确定位“伤员”。
2011年春夏之间,连平和科研团体驻扎到东海某海域,开始实施海上“伤员”搜救的研究。为了准确检测漂浮在海面上的传感器,他们租用民船驶向深海。那里风高浪急,民船如同一片树叶,随波起伏,坐在船上,时间久了,人吐得都要虚脱了。
工程师张鑫晕船最厉害,他只能靠风油精、掐人中坚持着;工程师龚红伟就像个“醉汉”一样,一边监测电脑上的数据、一边记录手持机上的信号;连平极力克服各种身体不适,和大家一样在民船上“守”了一昼夜,成功地掌握了对海面漂浮伤员传感器实施感知搜救的一系列数据。
从此,我军有了两栖“单兵搜救系统”,战场救护真正意义上走向“深蓝”,战士的生命又多了一层保护伞。
“科研就是我最大的爱好,未知领域始终对我有无尽的诱惑,和自己赛跑,其乐无穷。”连平总是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