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夏,夜间。女性,35岁。当晚该女性患者由男家属陪伴来我院就诊,主诉与男友吵架,自行用水果刀扎伤腹部30分钟,来我院就诊。
首诊查体:神清,精神良好,血压140/90mmHg,心率70次/分,肥胖体型。口唇结膜无苍白,心肺查体无异常,腹部稍膨隆,肚脐偏左侧1cm处见一约2cm纵行刀扎伤创口,伤口周围有少量血迹,衣物上无血迹,肠鸣音活跃,其余查体未见异常。
处理:创口予以消毒后,探查深度约3cm,手指进入可触及创口内肌筋膜层,但未发现筋膜层损伤。遂予清创缝合,术后急诊留观,静脉滴注抗生素及肌肉注射破伤风治疗。术后两小时,患者主诉腹部疼痛范围扩大,查体提示脐左侧创口部及脐周均有压痛,缝合创口未见血迹,肠鸣音活跃,生命体征平稳,继续予以观察。术后3小时,患者仍诉腹痛,查体提示脐周及右侧腹偏下有压痛,肠鸣音活跃,生命体征平稳,考虑存在有腹腔内脏器损伤。行腹部CT及立位腹平片检查。立位腹平片未见腹腔游离气体及肠道气液平面,腹部CT提示右下腹少量腹腔积液。嘱患者右侧卧位,10分钟后行右下腹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约0.5ml,后患者以“腹部刀扎伤,腹腔内脏器损伤”收入我院普外科。
行剖腹探查手术,术中检查肠道及大网膜未见损伤,腹腔内积血约25ml,再次检查刀扎伤创口,发现左侧腹直肌有一约0.3cm纵行裂口,肌层内小血管损伤出血,导致腹腔积液。予以修补后关闭腹腔。住院3天后患者创口愈合情况良好,出院。
体会:一、胸腹部创伤,尤其是刀伤,不能单从创口外判断创口内损伤情况。以该患者为例,与肌肉走行相同的创伤有时难以发现。术后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部分患者可因诊断不明确而行二次手术。
二、胸腹部损伤,如创伤性胸腔积液、创伤性肠破裂、小血管损伤等,其早期表现也许不明显。随着积血量的增加,或者感染范围的扩大,可能出现疼痛位置、性质、范围的改变,或者恶心、呕吐、心慌等不适,甚至出现生命体征的变化。出现这些变化提示病情有进展或者忽略了某些因素,需要及时进行进一步检查治疗。
三、与患者及家属进行病情沟通很重要。本位患者经历了两次手术,但与患者及家属及时进行了良好沟通,使其理解病情,未导致医疗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