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宣传部】
【作者:吴荆 摄影:龚杰】
在第101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学校工会组织召开专题座谈会,共同分享生活和工作在大家身边的全国和谐医患典型人物——优秀女院士侯凡凡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总务处徐文霞老教授、基础医学院王惠君主任、南方医院何明军副书记等全校教学、科研、医疗、行政等各领域的优秀女代表纷纷就侯凡凡精神进行了深入讨论和学习。文义民书记强调,要把向侯凡凡院士的学习活动深入开展下去,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出席会议的还有肖社初副书记、周增桓副校长、姜虹副校长,组织部昌家杰部长等。座谈会由工会主席曾莉主持。
座谈会前,校长助理、宣传部宁习洲部长宣读了学校《关于向侯凡凡同志学习的决定》,他指出,全校师生要学习侯凡凡同志信念坚定、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怀;心系患者、无私奉献的高尚医德;顽强拼搏、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言传身教、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
文义民书记在座谈会上代表学校党委,向女代表们送上了节日的祝福。他说,他认真研究了侯凡凡院士的事迹材料,“荣誉奖项多,科研成果多、精彩语录多,受人民赞誉多”是他对侯凡凡实际情况的精辟概括。“全国三八红旗手”、“总后优秀共产党员”、“全省医德医风先进个人”……从国字号到省字号,从军队到地方,从科学技术到思想道德领域,她被社会各界称颂。不仅她本人,包括她所带领的团队——南方医院肾内科,凭借高明的医术、贴心的医疗服务、朴实的医务作风,受到大家的尊重和爱戴。在“医患关系紧张、看病难看病贵”的今天,她带领的团队被卫生部评为“患者满意度最高、抗生素使用控制最严格、医保付费患者自费率最低”的科室,并创造了20多年来零投诉的奇迹。对于目前全国、全省、全校正在兴起的“向侯凡凡院士”学习活动,文书记强调指出,要把学习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要与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推动全校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肖社初副书记在听取代表们的发言后,表示非常受感动,他称赞代表们的发言高水平、高境界。同时,他也用“四个不容易”强调了侯凡凡在荣誉背后的坚持与努力,他说,侯院士作为一名女同志、一个妻子、一位母亲不容易;从战士、饲养员到今日的成功,不容易;成为全国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三大典型人物之一不容易;始终如一地坚持严谨治学,对科研始终抱着求真务实地态度,不容易。就学习活动怎么学的问题,肖副书记指出,要结合实际学,要抓住本质学,要广泛持久地学,要营造氛围学。在三八节这个特别的日子他提出,希望女代表们为幸福广东、幸福南医大、幸福家庭多做贡献。他还幽默地向广大男同胞呼吁,要尊重、理解、体贴、关心、善待女同志。
活在身边的榜样,形象立体鲜明
“侯凡凡就在我们身边,我跟她也很熟,说实在的,我以前总觉得现在宣传典型人物是记者在拔高,但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侯凡凡这个典型让我觉得名副其实。”说到侯凡凡,南方医院的李亚洁是心服口服。“常常加班”、“午餐就是随便到侨科吃一碗面”、“你要找侯凡凡,你在家里找不到她,而且她很少用手机,直接到办公室就能找到她,因为她肯定在办公室加班”这就是李亚洁口中的侯凡凡。
“作为我们南方医科大学有这样一个优秀的榜样,我们还经常看到她,还可以经常跟她谈话,那么我们就有理由比别的没有接触到她的人更应该学习她,在各个方面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去尽量地展现自己所能展现的。”我校法医鉴定中心主任王慧君教授如是说。
比起仅仅通过媒体报道而认识,我们学校的教职工和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一个真实、立体的侯凡凡,而这样一个可以真正接触到的榜样,更能发挥她的表率作用。
优秀女性的典范,巾帼不让须眉
侯凡凡是目前广东省唯一一名女院士,取得今天的辉煌成就,侯院士无疑是女性中的典范。
对于侯院士的成功,南方医院呼吸内科主任蔡绍曦颇有感触:“在做好临床工作的同时还要有出色的科研成果,这是非常难做到的,尤其是作为一个女同志,面临的挑战要更多更大,所以实际上侯院士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来自第三附属医院的黄晓蕴说:“我想我们每个姐妹不可能都成为院士,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组织的培养,通过自己锲而不舍的努力,成为像侯院士那样优秀的女性,所以我觉得努力工作的女性一定是美丽的,因为她心灵充实。”
刘新民教授则表示:“侯凡凡院士是一个女性的光辉榜样,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激励一种鞭策,我们可能一辈子做不到那样子,不过我们通过努力了,在我们自己的岗位上一点一滴地做,其实也是有价值的人生。”
临床科研的强者,道德品质为先
侯凡凡院士入选全国医患和谐典型人物,除了因为在临床科研上取得巨大的成就之外,更重要的是她有着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低调严谨的处世态度。当别人提到她作为全国和谐医患典型人物的感人事迹时,侯凡凡院士说:“我没有觉得我做了什么更加突出的事情,我觉得这是一个医生该做的事情。”这句话让南方医院何明军副书记感触很大,“做医生有什么样的理想、什么样的追求,就决定了她在医务工作中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决定了她在给病人治疗的工程中有什么样的理念,侯凡凡不把行医作为谋利的行为,她的这种理想和追求远远高于一般的医务工作者对于工作的认可度。”
基础医学院的张琳分享了一个她和侯院士的小故事,2005年的时候,侯院士有一篇文章要修改,她就让一个博士研究生去找到在学校分析测试中心工作的张琳。当时张琳看了他们论文的整个结构,包括编辑对他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觉得那只是一个非常小的实验,通过一两天就可以把这个实验完成了,但是在这个期间侯院士却给张琳打电话,说她准备采取双盲法,一方面让这个博士研究生来做这个实验,同时,她要让一个并不知道这个实验意图的学生来进行试验,侯院士认为只有这样,得出来的数据才最真实可靠。这件事让张琳深受感动,“从侯院士身上,我看到了我们中青年学者的差距,并且明确了奋斗目标,也激励了我们不管是做什么事都要踏踏实实,尤其是做科研要耐得住寂寞,无论是在科研和教学上,都不要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