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麻醉科室建设已与国际接轨,但基层医院能力不足 麻醉学科的发达与否是保障手术能否安全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我国麻醉学科的发展还很不均衡,虽然在发达地区已基本与国际接轨,但麻醉安全问题比较多的还是在基层,很多基层医院的麻醉科主任仍处于训练不足的阶段。因此,从培训基层医院麻醉科主任着手,将麻醉学科的科室管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技术规范、质量控制等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将极大提高我国麻醉学科的整体水平。
麻醉学科可以说是高度依赖装备的学科,没有监护仪,没有基本的麻醉设备,要求基层医生做好不太公平,当然这里面责任心也很重要。对于基层来说,还是应该先解决装备问题。这两年,卫生部专项投资700亿元,帮贫困地区的县级医院改善硬件设施。由此,很多地区基层医院麻醉科的设备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服务能力仍显不足,基层医生的技术水平仍然很低。
只有基层医院做好了,中国麻醉学科的总体水平才能上去 如何把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高水平的服务能力向基层医院麻醉科辐射,使他们也能达到或接近这些地区的服务水平?只有实现这一步,才能真正把中国麻醉学科整体带动起来。基层麻醉科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对于推动整个医疗质量的提高、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至关重要。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方式培训麻醉专科人才,才能提高麻醉学科的整体素质。
培训就是要缩小基层和大医院的差距 麻醉科医生需要掌握的医学知识范围非常广泛:广博的理论知识是基础,只有把病理、生理、药理、内科、外科、妇儿、麻醉等基础和临床医学等多学科内容交叉融合,才能铸造一名优秀的麻醉科医生。为手术保驾护航时,难免会遇到暗礁险滩,麻醉科医生必须具备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管理好病人的重要生命体征。同时,还必须具备细致的观察力。我们想通过培训,把这个学科的组织架构和规章制度不断完善。质控也是我们今后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质控对麻醉全过程严格管理,方可换来麻醉相关并发症的逐年下降。
这次基层公益行活动将在未来5~7年培训全国6000家基层医院的麻醉医生。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在北京协和医院、上海瑞金医院等设立了23个培训基地。除为来自基层的麻醉科医生提供培训机会外,专家们还将走下去,以小分队的形式进入边远贫困县市的基层医院,通过学术演讲、手术指导、病例讨论的方式,与基层医院的麻醉科医生进行交流。
麻醉医生肩扛着每一个生命之重托,我们一定会竭尽全力为百姓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